从2017年的调查数据看,亚洲狮的数量约有600头,虽然数量不多,但是要知道,早在20世纪初,亚洲狮的数量曾经一度减少到只有十几头,因此,从数量增加的角度看,亚洲狮的保护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但实际上,亚洲狮的现状并不乐观,甚至陷入了困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极危物种-亚洲狮提到狮子,许多小伙伴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非洲的“草原之王”非洲狮,但其实,亚洲也有狮子,它就是亚洲狮。 早在20世纪以前,亚洲狮曾经广泛地分布于东南亚地区,但是亚洲狮与非洲狮一样都是群居动物,这也就意味着它们对生境内猎物密度的要求就更大。 随着人口的增加,森林的破坏(亚洲狮主要生活在森林中,与非洲狮完全不同),造成了亚洲狮猎物和栖息地逐渐递减,再加上人为的猎杀。 到了1907年,整个东南亚地区的亚洲狮就仅剩下印度境内有分布,而且仅有13头。
之后,印度政府将这13头亚洲狮全部放入了吉尔国家森林公园中保护了起来,经过一百多年的保护和人工繁育,目前亚洲狮的数量已经恢复到了600头左右。
这个数量与现存野生东北虎的数量差不多,按照这个速度下去,从理论上说亚洲狮重新恢复种群数量也是指日可待的。
亚洲狮的困境虽然亚洲狮的数量在逐渐的增加,这是一个好消息,但是,数量的增加并没有让亚洲狮走出困境。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亚洲狮面临的三大困境:
01 近亲繁殖
虽然现存的亚洲狮数量已经比较可观,但是这些亚洲狮都是1907年捕获的13头野生亚洲狮的后代。 13变600,这正是近亲繁殖的结果,但是近亲繁殖对于任何的物种来说都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因为这样会增加隐性不良基因变为显性的几率,因此,这些近亲繁殖的后代幼崽会面临的成活率偏低、幼崽先天性缺陷和疾病的几率增大、基因退化等等。 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为了保证存活率,就必须要人工介入,提供一定的帮助。 但是,野生动物一旦有人工介入了,它们的野生就要打一个引号了。
02 栖息地
现存的600头亚洲狮均在吉尔国家森林公园中,这个保护区有1412平方公里,从面积上看,该保护区的占地面积比较大。 但是,在非洲,一个拥有10头左右非洲狮的狮群至少要需要100平方公里的领地范围,而这还是在非洲草原上有如此多种类和数量的食草动物的前提之下,按照这个比例,600头亚洲狮只要是60个以上的大狮群,原则上说,它们需要6000平方公里的领地。 由此可见,现在亚洲狮所在的保护区显然是很难满足它们对领地的需求的,而且根据专家的估算,这块土地最多也就能够同时容纳300头左右的狮子生存。
正是因为这样,在数量多出了1倍后,保护区内的狮子经常会跑出去捕猎,而捕猎的对象就是周围居民养的家畜,这使得人狮的关系变得紧张。 据统计,仅仅是在16和17年,两年内意外死亡的亚洲狮就有180多头,而这些狮子的死因有许多是被村民安装的电网电死、被车撞死(火车)以及掉到井里淹死等等。
因此,相对局限的栖息环境和逐渐增加的数量是保护亚洲狮面对的困境之一。
03 传染病的威胁
亚洲狮是一种群居动物,而对于群居动物来说,一旦有传热病爆发,那么对于狮群来说就是毁灭性的。 2018年,工作人员在保护区内发现了两只幼狮的尸体,起初工作人员以为是正常的自然现象。 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仅仅过了不到一个月,幼狮尸体所在的区域内就有23头狮子连续死亡。 之后,保护区为了保险起见,将该区域内的19头狮子统一隔离了起来,但是2个月后,这19头狮子中的16头全部死亡。 根据工作人员的尸检报告看,这些死亡的狮子大都是因为感染了“犬瘟热”。
犬瘟热是在犬科动物中常见的传热病(但也会在猫科动物中传染),那它们是如何跑到狮群中传播的呢?根据工作人员的调查和研究发现,问题就出在狮子会外出捕食上。 狮子外出捕猎家畜,就会与狗相遇,甚至还会捕杀狗,而一些流浪狗身上就携带着犬瘟热,这样狮子吃掉狗后,再回到狮群,犬瘟热就开始爆发了。
如何走出保护困境?想要走出现存的亚洲狮的保护困境,第一点是很难解决的,因为近亲繁殖产生的有缺陷的后代虽然可以人工筛选掉,也可以用人工将幼崽拿走,刺激雌狮再次繁殖(生产后的雌狮正常3年内没有发情期,正是因为这样,狮王更替时,新狮王才会咬死原狮王留下的后代,目的是让雌狮再次进入发情期),从而增加后代的数量。 但是,这并不会解决近交衰退的问题。
结合第二三点都是因为亚洲狮活动范围局限导致的,所以,可以选择新的野生环境(必须是有一定密度的食草动物,而且生态相对稳定)将一部分的狮子带到新环境去,这样即解决了狮子“外出”捕猎家畜以及可能感染传染病的风险,又可以让狮子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一定的差异。
总结虽然从数量的增长看,亚洲狮相对乐观,但是它们是13头狮子的后代这一点就是个大问题,这跟我国的华南虎一样,都存在近亲繁殖的问题。 其次,栖息地的局限性和数量的增长,也对亚洲狮的生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所以,数量乐观的亚洲狮依然处于保护困境中。
由此可见,保护野生动物不能只看数量,因为一旦数量降低到了一个极点,即使数量恢复了,它们也很难走出真正的困境,甚至有些野生动物会因此灭绝,比如非洲的北部白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