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单从字面上来看,落花飘在流动的水面上,也是挺有意境的,称作“美”也有道理。 不过我们中国的成语不能光从字面上看的,具体指代的意思,需要结合它的出处、主要使用背景、场合来确定。
落花流水一词,本意是形容暮春时的衰败景色。 如宋代赵长卿的“落花流水一春休”。 后来多用于描述战争失败,如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或者感伤身世,如南唐李后主的“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等等。
现代的审美更加多元化,凡是存在的事物,几乎都能找出“美“的因素,连传统的“丑”,也能认为是一种独特的“美”。 但对于古人来说,他们推崇的美,一般都是积极向上的、明亮高大的。 与之相反的消极事物,如落花,虽然描摹表现的很多,但并不是一个健康的好意象。 传统文学很讲究“意象”:把自己的主观情感融入客观事物,或者以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情义。 要不怎么会有流传至今的“花开富贵”,“春风得意”呢?
相对于繁花盛放所代表的蓬勃昌盛,“落花”的意象是即将消亡、无法长存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开得灿烂的花朵失去了生命力,从枝头坠下,或者落入泥土被沤烂,或者被风雨吹散击打,再碰上流水,也不知会被带着漂到何处,总之再也无法恢复盛开时的美丽。 这种景象,特别能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自身:青春已逝难再回,抱负满腔难实现,情感变化痛彻心扉……尤其是遇到逆境的时候,再看到这种萧瑟景像 ,简直就是在流血的伤口上再撒一把盐。
所以,古人对于落花流水的形容,总是带着一股子无可奈何的惆怅悲凉,流传到如今,也就理所当然地,不会觉得它适合表现“美”的意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