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仓库保卫战原本只是蒋介石想换取西方同情所做的一场秀,结果无意中却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也算意外之喜。 淞沪会战进行到10月下旬的时候,由于日军在火力方面占据绝对优势,我军在闸北的抵抗已经日益艰难。 特别是10月26日大场失守以后,继续坚守闸北已经不可能,为此第三战区决定放弃闸北区,主力撤退到南翔和苏州河以南重组防线。
然而11月初国际联盟将在日内瓦召开会议,国民政府有意在会上对日本提出控诉。 如果此时放弃闸北,那么显然在国际上不大好看。 所以蒋介石有意命88师留在闸北继续抵抗,尽量争取时间,以换取国际同情。
委员长有意要贵师在闸北作战,把一连一排一班分散,守备市区坚固建筑物及郊区大小村落,寸土必争,要敌人付出血的代价;并相机游击,尽量争取时间,唤起友邦同情。
88师师长孙元良接到命令以后,认为88师经过数月苦战,将士们伤亡惨重,已经经过六次补充,老兵十不存一。 像后来留守四行仓库的524团1营,其每个连的老兵不过5、6人,多者也只有7、8人。 这样的部队孤军留在闸北势必难以持久,只能白白牺牲。 既然留守闸北只是向国际表明姿态,那么不用留太多人,建议缩减留守部队规模。
经孙元良反复陈情,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最终同意88师主力和其他部队一起撤退,只留下一个团的兵力留驻闸北。 孙元良在实际执行命令时,从一个团又削减到了一个营,也就是前面说的524团1营,由团附谢晋元率领进驻四行仓库,作为在闸北最后的抵抗力量。
之所以选择四行仓库,是因为四行仓库是钢筋水泥建筑,非常坚固,而且这里东面和南面都是公共租界。 当时中日双方都把租界当作中立地带,都避免把战火波及到租界。 加上四行仓库的东南角是英商煤气公司的储气罐,一旦被炮火击中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可以避免受到炮击和空袭。 在淞沪会战期间,88师就以此作为师部所在,现在让524团1营进驻显然有利于防守。
后来在战斗中,日军确实因为四行仓库的位置太敏感而不敢使用重型火炮,只能用山炮和机枪攻击,这无疑极大地减轻了守军的压力。
然而也正是因为四行仓库靠近租界,担心战火波及租界的工部局通过外交途径向国民政府提出抗议,要求中国部队从四行仓库撤走。 迫于外交压力,八百壮士守卫四行仓库4天以后,不得不从这里撤离。
蒋介石原本想换取列强同情的打算彻底落空。
然而八百壮士并非一无所获。 由于四行仓库靠近租界,日军投鼠忌器,不敢使用重武器,这样一来攻击烈度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很多中国人和中外记者可以在租界直接观看交战过程,并予以报道。
这么一来关于此战宣传甚至超过了很多大会战,八百壮士的事迹很快就传遍了大江南北,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 从这一点来说,四行仓库保卫战是值得的,其意义不容抹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