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两种含义。
其一:笔画繁复的汉字;其二:指上世纪中国大陆汉字简化运动中被简化字替代的汉字,一共两千多,简化字俗称简体字。
简化汉字的想法由来已久,清末和民国时期付出了不少努力。 国民政府曾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由于戴季陶的强烈反对而夭折。
新中国成立初期,鉴于汉字的笔画繁复难以书写和记忆。 于是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着手负责简化汉字的工作。 1956年《简化字方案》正式颁布,开始了简化字的时代。 后来又颁布《简化字总表》,1986年版是最后一版。
1986年《简化字总表》,分为三类。 一是不可类推为简化偏旁的简化字(350个),二是可类推为简化偏旁的简化字和简化偏旁(132个、14个),三是由可类推的简化字和可类推的简化偏旁得出来的简化字(1753个)。 最近几十年官方钦定了不少简化偏旁类推出的简化字。
繁体字概念是中国大陆才有的,港澳台的汉字并不能称作繁体字,港澳台使用的汉字是对传统汉字字形略有差异变化。 总体上还是传统汉字那套系统。
大部分简化字都是古已有之,其来源:
一,将书法中的行书草书楷化作为简化字或简化偏旁。
二,启用笔画较少的古字、俗字、异体字等。
三,合并汉字。 将几个汉字合并在一起,用其中笔画较少的那个汉字取代合并在一起的几个字。
四,极少数的简化字是专家生造的。
当代规范汉字中除了这两千多个简化字,其他的全是传承字,传承字是传承至今仍然使用的汉字。
国家在简化部分汉字的同时,也废除了异体字。 异体字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读音和字义一样的汉字;或者是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读音一致而字义部分相同的汉字(严格来说只有音义一致的几个汉字才是异体字关系)。 异体字的数量远远多于“繁体字”。
而且字形上也有所改变,用过去手写体的“新字形”取代了印刷体的“旧字形”(比如争爭、兑兌、青靑)。
目前中国汉字标准为前几年颁发的《通用汉字规范表》,共收录八千多字。 附有《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
香港用字标准:常用字字形表。 台湾用字标准: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次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罕用字体表。
喜好文化历史的朋友避免不了接触和使用繁体字?那么怎么学习才有效?
循之这里用多年经验教大家一个方法。 首先把简化字总表中的第一表第二遍记熟。 用不到小半天几个小时就可以。 第二,很多简化字是由几个汉字合并在一起而简化的汉字,这种情况的汉字必须把简化字对应的几个繁体字的意思记住,才能正确使用,不然会闹出笑话。 可以查询高小方版《古代汉语》及王力版《古代汉语》里面的繁简字对照表。 里面对一个简化字对应多个繁体字的状况,有字义解说。
另外最实用也极需耐心的就是新华字典!里面的汉字字头后面都附录有异体字、繁体字。 对于只具备规范汉字部分字义的异体字和繁体字,都用数字标注意项。
喜欢循之的朋友,可以关注点赞哦#简化字##繁体字##简体字##历史冷知识##历史回眸#[送心][玫瑰]
以下附录简化字总表第一表第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