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机感知被火控雷达锁定并不是一个难事,难的是如果摆脱锁定安全脱身,这是最难的。
要击中战斗机,首先需要雷达锁定战斗机,不论是地空导弹、舰空导弹、还是空空导弹,要击落战斗机都需要先用火控雷达跟踪并锁定战斗机,然后才是发射导弹击中战斗机。 所谓锁定目标,简单的说就是火控雷达从寻找、识别定位、到自动跟踪目标的自动跟踪过程,叫做锁定目标,也就是目标战斗机在一定时间段内被火控雷达自动跟踪。 火控雷达锁定目标依靠火控雷达发射电磁波束接触到目标战斗机,并实时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束信号,也就是说,火控雷达发出的电磁波束需要不间断的扫描目标战斗机的机身。 而目标战斗机则利用攻击一方战斗机照射到目标战斗机机身上的电磁波束感知到自己被锁定了。
战斗机上安装有雷达告警系统,是专门感知照射到自己驾驶的战斗机被火控雷达波束扫描探测的装置。 雷达告警器利用在机身上全向布置的多个探测雷达电磁波束的探头来感知被火控雷达锁定。 战斗机被对手的火控雷达锁定时,雷达告警器会感知到被火控雷达电磁波束频繁而又快速的扫描,于是就发出报警,飞行员就知道已经被对手锁定了。 战斗机上除了雷达告警器,还有一个告警系统,就是红外告警器,是探测照射到战斗机上的红外探测信号的。 因为防空导弹、空空导弹多是雷达、红外复合制导模式。
理论上只要被火控雷达锁定,如果不采取反制措施,对手一旦发射导弹被击中的概率是100%。 但是,战斗机被对手锁定后,不会坐以待毙,一定会采取反制措施。 被锁定后如何反制?首先是摆脱锁定,通常情况下都是边释放干扰边机动摆脱。 战斗机上并没有主动反制来袭导弹的技术措施,只有被动消极防御手段,一个是释放干扰火控雷达的干扰源(例如箔条干扰源等),一个是释放干扰红外诱饵的反红外导弹干扰源,在一个就是机动脱离。 现在的防空导弹、空空导弹的制导方式基本都是雷达、红外制导,所以,战斗机上的报警器也是针对性的具备雷达告警器和红外告警器复合模式。
战斗机被火控雷达锁定并不意味着对手就发射导弹进行攻击,而是意味着对手可以发射导弹攻击。 怎么知道被对手火控雷达锁定后是否发射导弹进行攻击了?战斗机上还有一个告警器,就是导弹逼近告警器。 导弹逼近告警器的原理和雷达告警器一样,利用来袭导弹特有的红外信号特征,探测到来袭的导弹,并且可以利用计算机解算出来袭导弹的方向、速度、所需要的时间,给战斗机摆脱导弹攻击提供摆脱攻击的逃离方向。
战斗机通过各种干扰措施,结合机动摆脱措施可以逃离被导弹击中。 当然,能否成功摆脱锁定,摆脱导弹的攻击还要看导弹来袭的距离多远。 空空导弹基本都有一个“不可逃逸区”,“不可逃逸区”是指在该区域内发射导弹,在规定的目标最大机动过载下,不论目标作何种逃逸机动,导弹都能将它击毁。 需要说明一点,这个定论只能算是理论上的,是战斗机不实施干扰,攻击导弹不出现故障的前提下的。 “不可逃逸区”其实就是导弹的发动机工作段,空空导弹的发动力工作并不是全程做功,除了主动加速段工作,剩下的就靠惯性能量追赶战斗机了,毕竟导弹的速度高于战斗机的最大速度。 不过,实战中,战斗机被火控雷达锁定后,通过释放干扰源,结合机动摆脱措施还是有机会摆脱锁定全身而退的。
(以上是兔哥哨位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哨位,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