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汉字?
汉字是方块字,由横、竖、点、撇、捺等笔画构成,它既有与语言相关的读音又有丰富的意义,形、音、义三者不可缺一地统一于每一个汉字中。
关于汉字的传说,最早应是在战国时代,开始有仓颉作书之说。 《说文·序》以仓颉为黄帝之史。 许慎在《说文解字》对仓颉造字的解释是:仓颉开始造文字时,大概按照万物的形状临摹,所以这种图画似的符号叫做“文”。 这以后,那形与形,形与声结合的符号便叫“字”,就是描绘事物本来的形状的。 “字”的含义是滋生、繁衍。
若以这个为根据的话,中国的文字创始于黄帝时代(约公元前2690年)。
但我们认为,中国的文字的起源或更早于这个时代。 “惟真实的有实物可证明的最早的文字,则始于殷商的时代。 ”殷商时代的文字,有两个可靠的来源:
一是安阳出土的龟甲文字;
一是历代发掘所得的钟鼎彝器。
在光绪二十四五年间河南彰德小屯村出现了刻文的龟甲兽骨后,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虽然有好多的文字,我们后人无法明白它表达的意思,有一部分字和后来的篆文很相同。 其中有两点需要注意的:
文字的形式尚未完全固定,一字而作数形者很多。
文字已甚为进步,不单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也已经很自由的用到。 可见,在当时的文化程度已经发展很高了。 罗振玉《殷墟书契待问篇》说,可认识的文字有五百多字。 在商承柞的《殷墟文字类编》里,可认识的文字已达七百多字。
汉字的意义从古文广义而言,汉字是包括大篆在内的小篆以前的文字。
狭义的讲,指中国文字史上大篆以前的文字。 这里的说的狭义的古文概念。 古文包括甲骨文、金文。 汉字在世界上是使用时间最久,空间最广,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
据专家考察,早在公元前6世纪的商朝,汉字已经形成系统的文字。 其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甲骨文。 就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在当时比较迷信、相对落后的时期,国王在处理国家大事上,总是要占卜。 甲骨就是占卜时用的工具。
甲骨在使用前需要处理,先把血肉剔除干净,接着用工具把骨头磨平,然后在龟甲的内面或兽骨的反面用刀具凿成凹缺,凹缺排列有序。 占卜的人或者巫师,把需要问的问题都刻在甲骨上,用火烧甲骨的凹缺。 凹缺受热出现的裂纹成为“兆”。 巫师对这些裂纹的走向加以分析,得出占卜的结果。
许慎的《说文解字》,这个书名有两层意思:
一是说文,一是解字,“文”与“字”不是同一概念,“字”是后来的称呼。 在秦代之前,文字只称“文”或“书”。 不叫“字”。 “文”和“字”反映了汉字发展的两个阶段,既图画符号阶段和概念符号阶段。 古文字学家称独体的字为“文”,称合体的字为“字”。 这是因为独体的“文”因为不能分解,故说明,既“说文”之义;合体的“字”由两三个不同的“文”构成,故剖解之,既解字之义。
不读有关书籍,根本不知道我们的汉字起源有这么丰富、渊博的知识面。
文字的发展中国的文字,一般分为二种。
一是意字,就是象形文字;
一是音字,又分为单语文字、音节文字、单音文字等。
在许慎《说文》,我们可以见到许多音节字。
文字的目的,在于表达语言,在中国古代很早时文字与语言就是合一的,尤其在中原一带的民族。 在其他民族还用着不同的语言,比如在春秋时候,楚国称“虎”为“於菟”。 后在《始皇本纪》记录“书同文字”、“车同轨”、“器械一量”,为歌颂秦始皇统一功德。 在前面提过的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也可以看到在更早的时候,多数的领域已经统一了文字的存在。
中华民族是个文明历史悠久的民族,世界上众多的国家中,只有中国文化始终没有间断而传承下来,与中国的汉字有关。 在公元前的14世纪,殷商后期的“甲骨文”开始,知道今天的简化汉字,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说源远流长。
汉字字体主要有以下几种:01甲骨文从龟甲上的“甲骨文”来看,汉字的雏形,就有一种气势之美,不像字母符号那样,单调、呆板。 在中国,各个时期的文字形成的字体,富有鲜明的艺术特质。
02铭金文殷商时期图像金文。 在先秦时期,称铜为金。 所以,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也叫钟鼎文、钟鼎款识、彝器款识等(前者称为“款”,是刻的意思;后者称为“识”,是记的意思。 所以金文也可以称为“钟鼎款识”)与甲骨文相比,这些文字更丰富、形象。 金文填实的写法,使文字更生动、逼真、雄厚清丽、壮观大方。 这种金文到西周末期,才形成独特的风格,至昭穆之后,书风开始变化,笔画由粗细相参转为均匀划一,书风极为端正严谨。
金文多可在钟鼎器具上。 钟多是乐器,鼎多数是礼器。 这种铭文,有的是凹下去的阴文,有的是凸出来的阳文。
03大篆西周后期的大篆。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为大篆。 大篆的文字有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她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脱离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在夏商周三代,就奇文字来说,是史籀为最。 史籀是一个人的名字,周宣王时期的史官。 他创新新体,以趋简便,称为大篆,又称为籀文,籀篆、籀书之称。 因史籀创作,又称籀文。
大篆见与许慎的《说文解字》和后人收集的钟鼎彝器中。 其中以周宣王作的石鼓文最为著名。
04小篆秦小篆。 篆书古朴典雅,开创了中华民族书法上的艺术之美。 秦统一六国后,开始规范文字,既前文说的《书同文》。 秦规范的文字以秦文字为基础,就是秦小篆以及篆字。 秦“书同文”之后,其他六国的文字被淘汰了,秦文字小篆成为文字的主流。 可以说,秦篆字上承西周古文,下启汉魏隶书。
据说秦权上刻制的小篆,是李斯书写的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
小篆发展的阶段,逐渐定型轮廓、笔划、结构等,象形的意味消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方面的混淆和困难。 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规范文字的产物。
05隶书汉隶的产生。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 由于秦朝时期小篆书写过于规范,书写起来很慢,在此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简便字体。 这种字体是变“小篆”的圆为方、改曲为直,并分出了一些偏旁部首,被称为“秦隶”。 《说文解字》中解释“隶”的意义是“附着”。 《后汉书·冯异传》则训为“属”,这个意义到今天还在使用“隶属”。 《晋书卫恒传》、《说文解字》也解释隶书为“佐助篆所不逮的”,所以隶书是小篆的一种辅助字体。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字体,庄重、美观,书写的效果是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关于隶书,相传是秦末程邈在监狱中整理出来的,他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比划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比划上更便于书写。 古人有“隶人”,不是只囚犯,而是指“胥吏”掌管文书的小官吏。
隶书结构扁平、端正、灵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笔画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方面,更上一个台阶。 东汉时期隶书的《张迁碑》、《曹全碑》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汉隶表现在帛画、漆器、画像上,精美绝伦。 魏晋以后,草书、行书、楷书的迅速发展,隶书开始沉寂。 直到了清代金农等著名书法家,把隶书在继承汉隶的基础上又有了创新。
06楷书楷书。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便利于书写,在隶书的基础上,渐渐演变新的字体——楷书,更趋于简化,横平竖直。 楷书也叫真书,正书,最初开始与汉朝末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很大的发展,至唐朝时期基本完善,一直沿用至今。
楷书名家辈出,最为著名的有欧阳询(欧体)、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赵孟頫(赵体)。
“楷书”尤为盛行,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书法家都是当时的佼佼者,他们的书法作品至今仍被人们学习作为范例。
07草书草书,有源于草稿之说,在战国时期已有草书的形成。 《史记》中写到:
战国时,楚怀王使屈原造宪令,草稿未上,上官氏见而欲夺之,盖草书之祖起于。 草书最初因不能工整写成,草草写成。 自汉初,有了“章草”,后有“今草”再有“狂草”等草体字。 汉代的草书称为章草。
《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 所以说,草书开始于汉初。 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飘逸,赴速急就。 草书也有章法可循。 代表作三国吴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
08行书行书。 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就是“行书”,据《书断》说是汉代刘德升所制。
这是中国汉字以及字体发展的简略过程。
清宋曹云:“谓行者,即真书之少纵略。 后简易相间而行,如行云流水,非真非草,离方遁圆,乃楷隶之捷也。 ”
据《说文序》记载:“尉律:学童十七已上,始试,讽书九千字,乃得为吏”。 结语:诵九千字就可以为吏,相当远现在有文化有文凭才能当官,性质是一样的。 可见,文字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的标尺。 到了清末,西方文化的大量输入,新字新辞更加丰富。 汉字,汉字如此丰富多变,用来抒写任何情感。 总之,中国汉字的发展,有悠远复杂的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