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说道,刘备听了谋士徐庶的推荐,准备安排礼物,前往隆中寻访诸葛亮。 正遇水镜先生司马徽前来拜望,便向司马徽打探:诸葛卧龙究竟是何人物?
司马徽说出了两句惊骇众人的品评:
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
——《三国演义·司马徽再荐名士》
或许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蜀汉丞相的人设太过鲜明,后来的读者连带将《史记》中的张良也当作了高祖刘邦的丞相,但这其实是对历史的误解。
一个大汉丞相究竟职司何务?汉文帝曾经这样问过他的丞相陈平,陈平的回答是: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史记·陈丞相世家》
如果以这样的工作职责去审视张良的话,我们会发现,陈平所说的大部分工作原来并不是张良的分内事。 张良在刘邦身边都干什么工作?刘邦自己说得最清楚:“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换做今天的话说,张良乃是西汉军队的参谋总长。 至于丞相也就是国务总理的工作,刘邦从来没有委任过张良。 不但没有,并且自起兵沛县到崩逝长安,刘邦的总理大臣自始至终都是由另一位干吏来担当的,他就是——萧何。
萧何担任总理大臣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反秦起义爆发,刘邦被沛县父老推为沛公的时候。 《史记》载:
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
——《史记·萧相国世家》
所谓“沛公”,其实就是沛县的一县之长。 按照秦朝的地方行政体制,县令配有两位副手,一则为丞,二则为尉。 前者协理民政与财政,后者帮办军事与治安。
刘邦做了沛令之后,随即任命萧何为县丞,并且授予他“督事”——也就是总览事务——的重权。 之所以将这么重的事权授予萧何,并不是因为刘邦也跟项羽一样任人唯亲,而是刘邦麾下再也寻不出一位比萧何更优秀的基层行政长官了。
据《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早年的萧何因通晓律令、用文深刻,长期担任沛县的主吏掾,是沛县群吏中的佼佼者。 后来更追随秦朝中央政府派往泗水郡的监郡御史工作,又“给泗水卒史事第一”(《史记·萧相国世家》)。
鉴于他杰出的工作表现,监郡御史甚至一度起念向中央举荐萧何,将他调入关中,提拔任用,只因萧何执意推辞,方才作罢。
这些宝贵的工作经历不但培养了萧何务实高效的秦吏作风,更锻炼了他敏锐的意识和独道的眼光。 《史记》载: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 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 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史记·萧相国世家》
以我个人的愚见,私意以为对萧何抢救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这件事,司马迁并没有充分说明它的意义和价值。 在上文中,太史公是站在军事学的角度来评价这件事情的,所以他得出的结论是,萧何抢救出的这批资料为刘邦东出函谷、争雄天下提供了宝贵的军事情报,如此而已。
但这件事无论对萧何还是刘邦,它的意义远不止这么简单。
对萧何个人而言,在得到这批律令图书之前,他只有郡、县两级地方政府的工作经历,充其量算是个基层干吏。 刘邦如果就是沛公,以萧何为丞,料理一县之务,萧何应付起来应该绰有余裕。
可刘邦的事业发展得太快了,从沛公晋爵为汉王,从据守区区沛县到奄有关中四塞,刘邦在三四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为天下最有潜力逐鹿问鼎的诸侯王。 韩信、张良、陈平等当世最优秀的将相之才也因此先后聚集到了汉王麾下。
遥想当年,春秋首霸齐桓公返国即位之前,鲍叔牙也曾是他最倚重的左膀右臂。 可登基之后,眼光已经突破齐国一隅的桓公开始图谋霸业、经略天下了,鲍叔牙的能力渐渐跟不上齐桓公的雄心,于是被管仲取而代之。
从沛公蜕变为汉王之后,刘邦身边也不乏“管仲”。 别人不说,父、祖两辈历相五代韩王的张良难道不能胜任汉王的丞相吗?
但事实是,刘邦并没有将总理万几的丞相一职授予张良,他选择了继续信任萧何: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
——《史记·萧相国世家》
萧何能够力压张良等人,坐稳汉王丞相的位置,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得到了那批秦朝丞相和御史的律令图书。
通过学习这批宝贵的公文档案,萧何事实上磨炼了担任丞相、御史大夫等高级领导职务所必须的工作能力。 用秦朝“以吏为师”的培养标准来看,此时的萧何已经历遍了从基层吏员到朝廷三公的各级行政岗位,拥有了完整的秦吏培养履历。
刘邦本人与萧何一样都是秦吏出身,治国理民都以法制为抓手。 入关灭秦,刘邦与关中秦民约法三章,表面上看是扫除故秦苛法,实质上却是以新法取代旧法,仍是沿用了故秦的法家治国精神。 有鉴于刘邦的早年经历与政策偏好,即便张良的相才不输于萧何,可因为他父、祖为相使用的是山东六国的旧制而非秦制,刘邦仍然会把丞相的职务授予秦吏出身的萧何。
至于说那批律令图书对刘邦的积极意义,恐怕也不只于提供天下阨塞、户口、兵力强弱等一时的军事情报,更有影响后来西汉王朝长治久安的重要价值蕴含其中。 据《史记》所载:
汉二年(公元前205年),汉王与诸侯击楚。 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 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
——《史记·萧相国世家》
在入关灭秦的次年,萧何着手在关中地方创制汉朝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 这些工作如果白手起家的话,可能需要花费数年的功夫才能成就。
仅以行政区划的设计来说,当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改革,从公元前352年起,整整耗去了3年才将秦国的所有乡邑整合为三十一县。 要知道刘邦和项羽的楚汉战争拢共也不过打了5年,紧张的战争形势要求刘邦必须尽快重建关中,激发战争潜力,他可等不起这3年。
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关中的元气呢?蓝图是现成的——就是那批故秦丞相和御史大夫的律令图书。 按图索骥,因秦制而立汉制,在关中建设一个刘姓为名、秦制为实的新政权便是最务实的选择。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秦吏萧何以秦制重建关中,的确为刘邦提供了最有力的后勤保障。
刘邦说: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饟,不絶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
——《史记·高祖本纪》
如果我们仅在破项羽、灭西楚的话题下来讨论,萧何经营关中的意义就将局限于为刘邦建设了一个稳固的后方基地。 至于楚汉战争的宏观战略设计,实际上是把握在张良手里的,也因此刘邦提到灭楚“三杰”的时候,张良的排名会在萧何之前。
可要是我们将话题转换到西汉帝国的政治建设与制度建设上,那萧何的作用与影响就远非张良所能比拟了。 萧何一手建设的关中就像西汉帝国的第一套“样板房”,随着汉军征服天下的脚步迈向远方,类似的政治制度和行政体制将在越来越多的新占领区建立起来,直至覆盖整个华夏版图。
汉军击垮项羽,赢得楚汉战争的最终胜利,既宣告了张良这位战略设计师的成功,也同时意味着萧何这位制度设计师的成功。
在西汉帝国统一天下之后,遍数朝野百官,在治国理民上稍能抗衡萧何的,只有一个曹参。 因为曹参在天下遍行萧何法制的时候,利用诸侯相国的身份便利在齐国开辟了一块试行黄老治国的“特区”。
《史记·曹相国世家》记载,萧何故去之后,曹参因为他的推荐准备卸下齐相之职,进京继任相国。 临走前,他叮嘱新来的齐相说:
“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 ”
——《史记·曹相国世家》
曹参交代说,对监狱和市场,你要睁只眼闭只眼,千万不可穷治狱、市!新任齐相表示不解:难道治理国家,就没有比治狱、治市更重要的事儿了吗?再者说,秦法讲究的是用文深刻、法不容奸,难道我们能眼看着监狱和市场沦为法制的死角吗?面对着继任者的质疑,曹参向他解释说:
“不然。 夫狱、市者,所以并容也。 今君扰之,奸人安所容也?吾是以先之。 ”
——《史记·曹相国世家》
曹参说,监狱和市场倒也不能说是执政的第一要务。 但你要明白一点:从理论上讲,再严厉、再缜密的法制也不可能将社会上的坏人彻底铲除。
与其逼迫他们流窜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威胁各行各业的稳定与安全,倒不如让出一点空间,将他们羁縻在某些狭小的社会领域之内。 监狱和市场就是容奸的所在,如果穷治狱、市,只会打开潘多拉的魔盒,让奸邪像瘟疫一样蔓延得到处都是!
自公元前201年出任齐相,曹参就开始访贤问能,孜孜以求治国之道。 在胶西盖公的指点下,他逐渐领悟到了黄老治术的精髓。 又因为早年曾做过沛县狱掾,所以曹参便从治狱入手,经过长达9年的艰苦实践才最终形成了那套“以狱、市为寄”的治国方略。
可即便是这么出色的政治家,入朝拜相之后仍然无法抵消萧何的影响力:
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 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史记·曹相国世家》
萧规曹随。 萧何对西汉政治的影响力之强,再没有比这个成语形容得更贴切的了。
参考文献:
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