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和现实的观点来看,虚君的君主立宪制具有其他政体不同的特色和优势,目前世界上仍有一些国家延续这一传统,代表性的国家有英国和日本,君主至高无上的专制同虚君的君主立宪政体看似差别不大,但就其政治运作、权力核心等各方面已天差地别,完全不同。 从世界政治格局和国家政体的改变过程看,这一政体变化不是凭空而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各类资源和条件成熟条件下,通过激烈的变革或革命而实现的,哪由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需要具备那些条件呢?结合历史和现实政治考量,抽象概括,约略需要一下几点。
第一,伟大的理论和思想家出现并形成于扎根民众的系统理论体系。 如古希腊梭伦改革,17世纪克伦威尔领导的英国光荣革命,19世纪中叶日本出现的明治维新以及黑船事件等。 正如朱熹所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邓小平指出,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探索更长的时间。 可见领袖和理论的重要性。 而纵观明末时期在政权和社会层面,除形成了以忠君为前提的小集团—东林党外,就是阉竖和毛贼。 因此,在领袖未出现、民众未开化、理论未形成的17世纪初,中国不可能出现君主立宪的政体。
第二,市场经济形成,商品贸易发达。 自由和平等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根本要素条件,而17世纪初和中叶的明末时期,朝廷仍实行的是重农抑商的政策,国内经济小农经济和手工业占有绝对垄断地位,对小农经济而言,专制并集权的国家政体不但无害,甚至还有益。 文人笔下的“耕读世家”以及“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说法,就是其社会现实和民众思想的实际映照。 因此,在社会没有需要,民众没有要求的情况下,视权如命的君王会自主削权吗,绝对不会,故而君主立宪的社会条件不成熟、不具备。
第三,资产阶级队伍形成并具有强烈的平等和平权要求。 如同无产阶级革命需要强大的工人阶级一样,帝国时代以平等自由为理想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必须有强大的资产阶级,经过自由竞争、垄断发展和国家干预等手段,西方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经济有了巨大进步和发展,贵族蜕变的资产阶级和新生的资产阶级队伍日益成长壮大,在社会生活的作用也愈来愈重要,在此情况下,资产阶级为维护自己利益和权益,强烈要求参与政治和国家管理,面对强大的资产阶级力量和强烈的政治要求,专制君主让渡自己部分权利,达成妥协是必要必然的。 而反观我们的哪时的大明,御座下跪着一群磕头臣,乡间里到处都是面有菜色的乡民,内有饥民造反,外有女真入侵,这种局面下集权都难以维持稳定,遑论分权。
所以,综上所述,既是没有李自成造反,清兵入关,君主立宪的制度也不会出现,君若不信,问问三百年后的洪宪帝——袁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