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在17世纪开始殖民扩张,在19至20世纪初,它成为了仅次大英帝国的第二大殖民帝国。 法国在非洲的殖民范围包括:北非(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西非(贝宁、布基纳法索、科特迪瓦、几内亚、马里、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塞内加尔、多哥)、赤道非洲(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加蓬、刚果共和国)、红海(吉布提、也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非洲迎来独立潮,法国殖民体系逐渐瓦解。 尽管如此,法国对非洲大陆的殖民地情结一直难以割舍,之所以出现这种情结,原因有以下两点:
首先,非洲是法国维系其全球外交的重要部分,这与法国历任总统谋求“大国地位”这个信条不谋而合。 二战后,法国不断通过援助加强在非洲的存在和传统影响,特别是在前殖民地国家。
其次,非洲是法国国际地位和民族尊严的象征,法国通过在非洲的发挥影响力来维护大国形象。
正是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法国先后同非洲多个国家签订军事合作和技术援助协议,并向非洲派遣了军事顾问,以及长期驻军。
2007年萨科齐就任总统后,先后动战机对利比亚实施空中打击,由此拉开了西方国家军事打击利比亚的序幕;还出动法国驻科特迪瓦的“独角兽”部队,对科特迪瓦前总统巴博阵营发起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