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的应对可以简要区分为事故前的预防、事故中的处理以及事故后的善后三个过程。
现在应对切尔诺贝利这样的核事故最好的方法就是事前的预防,这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也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地方,这恰恰是前苏联做的最差的地方。
我没有直接参观过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从一些纪录片中可看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前已经存在着诸多问题。
图释:当时检测到人工核素的地区(不等于核污染地区)
下面简要从质量体系“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来分析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不足,把这当做一面镜子,避免了这些缺陷就是最好的应对方法。 一、人员方面1、分工混乱
完全看不出纪录片中的人员分工,堆操、机操、值长、技术专工等岗位完全是看不出来的,而是由一个副总工直接来指挥,这是绝对不可以的,实际上操作反应堆的一个团队,必须清楚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对于岗位职责必须清楚。
2、人员资质
视频中一个刚毕业几个月的新员工就是反应堆资深操纵员了,副总工让这位员工直接操纵,这简直不可思议。 在我国高级反应堆操纵员从本科毕业后至少要经过五年,一般情况下大约需要七八年的时间。
事故后这些人员的换乱表现也可以看出,人员素质方面提升的空间很大。
二、技术方面1、事故前该类型的反应堆有人就提出过固有的设计缺陷,提出过挤水效应在紧急停堆下可能产生的问题,但是并没有得到重视。
2、该类型反应堆没有安全壳,也就是说反应堆只是建造在普通的厂房中,一旦发生泄漏,会直接释放到空气中。
图释:当时的控制室
三、原料方面这方面没有看出明显问题。
四、依据的规范1、作为大型的实验,必须要有可依据的实验规程和操作单,并且逐步执行。 但当时的实验程序并没有被严格执行,并且操纵员没有提前熟悉程序。
2、实验过程中,为了在碘坑中提升功率,人为违法技术规格书,违规将堆内控制棒提出,直到堆内只剩下6束。 对规程和相关程序缺乏敬畏之心。
五、当时的环境1、没有召开工前会,人员对于工作流程不熟悉,没有进行充分的风险分析。
2、在副总工的行政命令下、甚至以开除威胁之下,操纵员无法按照规程来操作。
图释:新建成的石棺
后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迄今为止发生的最严重的核事故,在这场事故中将8吨的堆芯材料,包括核燃料、石墨慢化剂等抛出堆芯,核电城普里皮亚季从此被废弃,方圆30公里范围内的十多万人被转移疏散,欧洲范围内的很多国家检测到了人工核素,包括首批救灾的消防员共31人直接由于辐射致死,后续有数万人的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损失达两千亿美元。
从灾后救援的角度来看,前苏联已经尽力了,尤其是相比较2011年的日本福岛事故,虽然也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但是总体上是比较负责的,从事故后善后方面来说看已经做得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