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萨沙,我来回答从此替爷征上一句。
这是很正常的从此替爷征上一句。
中国古代大部分时期都是采用募兵制度,也就是国家出钱招募士兵从此替爷征上一句。 很多朝代,国家给的钱还不少。
所以,士兵必须自己准备、维护武器装备甚至马匹从此替爷征上一句。
至于游牧民族更好了,武器装备基本上都是自己准备,且绝大多数时候连工资都没有,必须靠抢夺的战利品为生从此替爷征上一句。
花木兰时期,应该是南北朝时期的 北魏 对抗柔然时期从此替爷征上一句。
准确说是北魏太武帝时期!太武帝一生都在同柔然激战从此替爷征上一句。
他16岁刚刚登基时,柔然就出动6万大军南下,重创北魏军队,将太武帝亲自率领的部队重重包围从此替爷征上一句。 最终还是靠太武帝临危不乱,其他部队拼死救援,这才保住了太武帝一条命。
随后,太武帝一生曾经13次远征柔然,持续了25年之久从此替爷征上一句。
虽获得重大胜利,但损失也非常惨重从此替爷征上一句。 柔然是游牧民族,战斗力强悍,很不好对付。
很多战役中,北魏军队伤亡近半,元气大伤从此替爷征上一句。
这也就是木兰辞里面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从此替爷征上一句。
至于北魏的军制非常复杂,萨沙现在讨厌写这些专业东西,因为根本没有什么朋友愿意去看,太冷门了从此替爷征上一句。
我就简单说说从此替爷征上一句。
北魏是鲜卑人,其实同柔然同源从此替爷征上一句。 他们是从游牧部落联盟性质,逐步转变为国家。
所以,就军事制度上,保持了大量游牧民族的遗产从此替爷征上一句。
北魏的军队分为中军、镇戍兵、州郡兵三部分从此替爷征上一句。
其中中军类似于北宋的禁军,是国家养着的中央军,也是魏军的主力从此替爷征上一句。
最初这些士兵清一色都是鲜卑人,后来因鲜卑人数量太少补充了很多汉人从此替爷征上一句。
镇戍兵也就是边防军,主要是阻挡柔然等少数民族骚扰边境的部队从此替爷征上一句。 他们一般就是驻守,只有中军远征时他们才会配合主力进攻。 他们最初也基本都是鲜卑人。
州郡兵是州郡属下的地方兵,大部分时间从事军事运输和防匪防盗从此替爷征上一句。
这里面,中军和镇戍兵都是招募兵、职业兵,待遇非常丰厚,而且往往是世袭制度,也就是军户制度从此替爷征上一句。
这一家世世代代必须出一个男人当兵,要么老子,要么儿子从此替爷征上一句。 平时给你田地和军饷,但武器装备和战马都需要你自己准备。
非战争时期,可以留在家里种田从此替爷征上一句。 一旦打仗了,就必须立即装备好武器和战马,直接赶赴战场。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从此替爷征上一句。 ”这不是说花木兰爸爸的名字在十二卷书上,而是说军情紧急,连续发下十二道作战命令,都有他老爸的名字。
所以,花木兰必须自己筹备装备,也就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从此替爷征上一句。 ”
话说,这种消费也不是一般人承受得了从此替爷征上一句。 普通农民家庭连耕牛都没有,何谈买一批昂贵的军马。
但因为花木兰家长期拿着高额的军饷,这笔钱还是拿的出来的从此替爷征上一句。
唯一的缺憾是,他家没有男人从此替爷征上一句。 花木兰的父亲老迈,弟弟又太小。 然而,鲜卑人可不管这套,正常来说只能他老爸去打仗了。 但老年人这种身体不要说打仗,骑马在零下三十度的大漠上晃悠几天,说不定就病死了、累死了、冻死了。
无奈之下,花木兰不想看到老爸死,只能代父从军了从此替爷征上一句。
战争年代,女人能够从军掌握自己命运,就算不错了从此替爷征上一句。 知道有多少妇女被敌人抓住后,遭受淫辱、世代做奴隶、被杀死甚至当做军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