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写为:[xū yí] 盱眙
盱眙县,是江苏省淮安市下辖县,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淮安西南部,淮河下游,洪泽湖南岸,江淮平原中东部;东与金湖县、滁州天长市相邻,南、西分别与南京市六合区、滁州市来安县和明光市交界,北至东北与分别泗洪县、洪泽区接壤盱眙读音。 盱眙县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域,属季风性湿润气候。 地势西南高,多丘陵;东北低、多平原;呈阶梯状倾斜,高差悬殊220多米。 淮河流经境内,东、北部濒临洪泽湖,有低山、丘岗、平原、河湖圩区等多种地貌。 截至2018年,盱眙县总面积2497平方公里,下辖3个街道、10个镇,总人口79.86万人。 2015年,该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20.13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10%。 盱眙拥有众多文化旅游资源,曾获“中国旅游强县” 等荣誉称号。 2016年盱眙被国家旅游局评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盱眙汉代建州,为唐宋名城——古泗州州府所在地,曾孕育一代开国帝王朱元璋。 境内古迹众多,境内出土过世界最早的彗星运行图和战国时期的陈璋圆壶。 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该地历史沿革
春秋时,盱眙名“善道”,属吴国,曾是诸侯会盟的地方;战国时,后楚国东侵扩地至泗上,盱眙为楚邑,名曰都梁盱眙读音。 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度时,盱眙建县,县名初为“盱台”,后为“盱眙”。 建县时间在秦王政二十四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3—前221年)之间。 盱眙县先属泅水郡,后属东海郡。 楚汉之际(前208—前202年),盱眙属西楚东阳郡。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六月,反秦义军领袖项梁拥立楚怀王熊槐的孙子熊心为王,以号召天下,仍称楚怀王(后尊为楚义帝),建都于盱眙。 九月迁都彭城(今徐州市境)。 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在广陵置荆国,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废荆国,置吴国,盱眙先后属荆、吴两国。 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废吴国,盱眙改属沛郡。 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置临淮郡,盱眙属之,为临淮都尉治所。 新王莽时期(9—23年),盱眙改名“武匡”。 东汉,光武帝年间(25—57年),临淮郡并入东海郡;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从东海郡划出临淮郡故地置下邳国,盱眙先后属东海郡和下邳国。 三国时(220—265年),盱眙入魏国,属徐州下邳郡,后期,盱眙为弃地。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以下邳郡的淮南地区置临淮郡;永宁元年(301年),临淮郡更名为临淮国,盱眙均为属县,且是临淮郡治所。 永嘉年间(307—312年),石勒起兵攻晋,盱眙曾为石氏短暂占据,仍属临淮郡。 东晋,义熙七年(411年),盱眙从临淮郡分出,以县置郡,属徐州。 此时无盱眙县建置,盱眙郡辖考城、直渎、阳城三县。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加徐州曰南徐州,盱眙仍为属郡,郡辖考城、直渎、阳城三县。 元嘉八年(431年)割江淮之间的地区为南兖州,盱眙郡改属南兖州。 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南兖州从广陵移治盱眙。 元嘉三十年(453年),废南兖州,后复置,州治仍迁至广陵。 宋末,盱眙郡增辖信都、睢陵两县。 齐,复置盱眙县,属南兖州盱眙郡。 郡辖考城、盱眙、阳城、直渎、长乐五县。 建元四年(482年),北兖州州治由淮阴迁至盱眙,盱眙郡改属北兖州。 梁,盱眙郡初属北兖州,后属淮州。 武帝末(549年),淮南地区为东魏占领,于县治置盱眙郡,属淮州,郡辖盱眙、阳城、直渎三县”。 后入北齐,盱眙郡仍属淮州,郡辖考城、盱眙、阳城、直渎四县。 陈,太建五年(573年)八月,盱眙入于陈,九月改属谯州,盱眙郡仍辖考城、盱眙、阳城、直渎四县。 太建七年(575年),盱眙郡改属南兖州。 后在盱眙郡治置北谯州,不久裁撤。 太建十一年(579年),盱眙郡入于周,改属扬州,郡仍辖考城、盱眙、直渎、阳城四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盱眙郡,考城、直渎、阳城三县并入盱眙县,属江都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于县治置西楚州,辖盱眙一县。 武德八年(625年)废西楚州,盱眙改属楚州。 光宅元年(684年),改属泗州临淮郡,隶河南道。 五代时,盱眙入于吴。 大和三年(931年),吴国升盱眙县为招信军。 后入南唐,盱眙属楚州。 周显德中(954—959年之间),盱眙入于周。 宋,盱眙初属楚州(今淮安市淮安区)。 乾德元年(963年),改属泅州。 建炎三年(1129年)六月,县升为军,隶淮南东路。 次年九月废军为县,属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 绍兴二年(1132年)复属泗州。 绍兴十二年(1142年)正月,升天长县为天长军,盱眙为其属县。 五月废天长军,复升盱眙县为军,隶淮南东路,盱眙军辖天长、招信两县。 乾道初(1165—1168年),盱眙入于金,仍为盱眙军。 金宣宗南渡(1214年)后,盱眙军改为镇淮府,不久弃去,盱眙归末。 宝庆三年门227年),盱眙再次入于金。 绍定五年 (1232年),金将以盱眙降宋,宋诏改盱抬军为招信军,辖天长、招信两县,隶属于淮南东路。 元,盱眙初为招信军治。 至元十三年(1276年),行招信路安抚司事,辖盱眙、天长、招信、五河四县。 次年,在盱眙县。 治立招信路总管府。 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为临淮府。 至元十七年¨280年),五河县划归泗州。 至元二十年(1283年),废招信县,其地并入盱眙县。 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废临淮府,盱眙县归属泗州。 明,盱眙为县,属泗州。 泗州,洪武元年(1368年)属临濠府(今安徽省凤阳县),次年直属中书省,洪武四年 (1371年),改属凤阳府(今安徽省凤阳县)。 清,盱眙初属凤阳府泗州。 康熙十九年(1680年),泗州城沉没水中,泗州州治移置盱眙。 雍正二年(1724年),升泗州为直隶州,隶安徽布政使司,盱眙仍为属县。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裁凤阳府虹县为泗州,州治由盱眙移至虹县(今泗县)。 民国,盱眙开始直属安徽省。 民国三年(1914年)6月,属安徽省淮泗道(治凤阳县)。 民国十七年(1928年),再次直属安徽省。 民国二十年(1932年)5月,安徽省分区设首席县长,盱眙属第七区。 同年10月,改首席县长区为行政督察区,盱眙属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0月,盱眙改属第五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7月,改第六行政督察区为第四行政督察区,盱眙属之。 民国三十年(1941年)初,盱眙改属新设立的第九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裁撤第九行政督察区,盱眙改属第五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7月,新四军淮南主力北撤山东,盱眙为游击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6月,复建人民政权,成立泗盱边防办事处,11月又成立盱嘉办事处,盱眙县政府(三个名称,一个机构),先后隶属于淮南津浦路东专员公署和江淮第一行政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盱眙、嘉山、来安、六合四县合并,成立盱嘉来六县政府。 12月,盱眙全境解放,成立盱眙县政府 (民主政府),仍隶属江淮第一行政区。 新中国建立后,皖南、皖北合并为安徽省,盱眙属安徽省滁县专区。 1952年底江苏省成立,为加强洪泽湖管理,盱眙于1955年划归江苏省,属淮阴专区。 1966年,改属新设置的六合专区(现南京市六合区)。 1971年六合专区撤销,盱眙又属淮阴地区。 1983年,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盱眙县属淮阴市。 2001年三淮一体,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盱眙隶属于淮安市。 2015年5月18日,江苏省政府批复同意调整盱眙县部分行政区划,撤销盱城镇、古桑乡、王店乡,设立盱城街道、太和街道、古桑街道、天泉湖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