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在日本妻子佐藤富子温柔乡中的郭沫若,不甘寂寞,写了一篇痛骂鲁迅的奇文。 下面我们来奇文共赏:
他(指鲁迅)是资本主义以前的一个封建余孽。
资本主义对于社会主义是反革命,封建余孽对于社会主义是二重的反革命。
鲁迅是二重的反革命的人物。
以前说鲁迅是新旧过渡期的游移分子,说他是人道主义者,这是完全错了。
他是一位不得志的Fascist(法西斯蒂)!
1928年8月10日的《创造月刊》第二卷第一期,发表了一篇著名的骂鲁迅的文章。 作者杜荃,其实,这是郭沫若的另一个笔名。 文章名为《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批评鲁迅的<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 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是1928年6月1日。
一,郭沫若和鲁迅的骂战。 郭沫若在这篇文章中,对鲁迅进行了彻底的否定。 不仅骂他是反革命,还骂他是二重的反革命,比资本主义还要坏若干倍。 可以说,这是郭沫若骂鲁迅骂得最厉害的一次。 而且是采取公开发表文章的方式,隔空开骂。
至于他有没有骂鲁迅为“衣冠禽兽”?许多网文都这么讲,另外又有人说,鲁迅因此回骂郭沫若是"才子加流氓"。
恕我孤陋寡闻,查了不少资料,并没有找到权威的出处。 因为这两个人生前并没有见面。
这两个大才子,如果真的这样骂,会给人以骂街的感觉,水准不高,不符合他们大才子的身份。
我估计,郭沫若既然当时非常反感鲁迅,两个人就成了对头,二人私下里有可能都骂过对方。 但文人之间,即使骂人,也会是有水平的骂,不至于采取一种骂街的方式。
骂的内容可能是什么?估计就是他们两人各自丰富多彩的感情生活了。 这个问题我们稍后再讲。
郭沫若为什么和鲁迅这么大的仇?为什么要采用化名的方法,拼命地骂鲁迅?
按道理,郭沫若和鲁迅都是左翼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之为左翼作家的两大旗帜。 周总理曾经评价过这两个人。
“鲁迅自称是革命军马前卒,郭沫若就是革命队伍中人。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导师,郭沫若便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鲁迅如果是将没有路的路开辟出来的先锋,郭沫若便是带着大家一道前进的向导。 ”
周总理把这两个人形容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但显然对鲁迅的评价更高,把他誉为导师,而郭沫若是主将。
鲁迅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由于多种原因,他和弟弟周作人的关系也不好。 他 在文字论战方面非常厉害, 比如他写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一文,把梁实秋骂得没脾气。
正因如此,在当时的文坛上,有的人害怕鲁迅,不敢与他正面交锋。 也有的人偏偏不信这个邪,与他展开公开论战。 比如成仿吾,当时就写文章公开骂鲁迅,并讽刺他是“鱼目混珠”,表示自己对鲁迅“特别不满意。 ”
有一次,广州中山大学邀请鲁迅去任教,鲁迅本来还有点动心,后来听说创造社的郭沫若和郁达夫也在中山大学,鲁迅恃才傲物的脾气上来了,说:
“郭沫若、郁达夫也在,那么,我的去不去也似乎没有多大关系,可以不必急急赶到了。 ”
郭沫若听说鲁迅不把他放在眼里,脾气也上来了,于是写文章公开对鲁迅进行猛烈的攻击。
非常奇怪的是,平时一贯笔头上、口头上都不让人的鲁迅,反而没有对郭沫若展开激烈的对骂,并且他还声称:
“往往给我十刀,我只还他一箭”。
鲁迅主要考虑到,自己和郭沫若的目标是一致的,所以没有必要为了个人恩怨,而大动干戈。
1936年8月,鲁迅在他的《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中,写道:
“我和郭沫若、茅盾两位,或相识,或未尝一面,或未冲突,或曾用笔墨相讥,但大战斗却都为着同一的目标,决不日夜记着个人的恩怨。 然而小报却偏喜欢这些鲁比茅如何,郭对鲁又怎样,好像我们只在争座位,斗法宝。 ”
郭沫若看了鲁迅的文章,自己也感到有点不好意思,所以他说:
“先生实在是一位宽怀大量的人,是‘决不日夜记着个人的恩怨’的。 因此我便感觉到问题解决的曙光。 ”
鲁迅去世后,郭沫若又说:
鲁迅之骂出于爱,他是爱后一代人,怕他们沾染了积习,故不惜呕尽心血。
后来他还表示自己非常后悔,不应该出于傲慢,和鲁迅这样一位大师生前失去见面的机会。 这都是后话。
二、二人丰富多彩的感情生活。 之所以有郭沫若骂鲁迅“衣冠禽兽”,鲁迅回骂他是“才子加流氓”之说。 是因为这两个人的感情生活都很丰富多彩。
鲁迅的原配是朱安,但是,鲁迅看到朱安裹小脚、思想极度保守传统,感到二人之间没有共同语言,所以婚后就远到日本,和这个原配基本上并没有生活在一起。
后来,在并没有和原配解除婚姻关系的情况下,鲁迅和他的女学生许广平相爱了,这是一桩典型的师生恋。
1925年3月,许广平以“受教的一个小学生”的身份,给她曾经的老师鲁迅写信。 鲁迅接到这封信后,当天就非常热情地回信。 二人迅速确定了恋爱关系。
之后,鲁迅47岁的时候,和自己的女学生许广平正式同居,许广平为他生下了周海婴。
总体上来看,鲁迅的感情生活还算正常。 郭沫若的感情生活‘就厉害了。
郭沫若的发妻叫做张琼华。 郭沫若对他这个原配也很不好。 郭沫若到日本后,很快就和东京圣路加教会医院的女护士佐藤富子相爱了,但女方父母坚决不同意女儿和一个中国人结婚。
不过郭沫若确实很有本事,能够让女人对他死心塌地,这主要得益他的文采确实非常了得。
在那个年代,追求女生最好的办法就是写情书。 于是,他写了一封才华洋溢的情书给佐藤富子:
我在医院大门口看见您的时候,我立刻产生了就好像是看到圣母玛利亚那样的心情,您眉宇间散发着不可思议的洁光,就好比一轮光华四射的明月,您的脸放出圣光,您的眼睛会说话,您的口好像樱桃一样,我爱上了您!
这封情书的杀伤力是巨大的。 情书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和拟人化,把佐藤富子的脸庞,嘴,眼睛,都用如花妙笔形容了一番,并把对方比作自己的圣母。
于是,为了这位大才子,日本女护士不惜离家出走,和父母断绝关系,还取了一个中文名字——“郭安娜”,从此,她就跟郭沫若姓了。 并且她很快就怀孕,回家待产。 之后,一口气为郭沫若生了5个小孩。
不过,好景不长,多情种子、大才子郭沫若很快爱上了早稻田大学的中国女留学生于立忱。 于立忱当时接受《大公报》的资助在日本上学,并于1934年被报社派驻东京,兼职报社记者。
于立忱出生于名门望族,她的祖父于式枚,是清朝同治年间科举考试的“榜眼”。 于式枚担任过广东学台,相当于广东省教育厅厅长。 思想开放,是一位洋务派。 后来,又担任了李鸿章的幕僚。 官至从一品。
于立忱的外祖父是两广总督岑春煊。 因此,她的父母出身都很显赫。
于立忱爱上郭沫若,也是因为郭沫若既有才,又浪漫。
像郭沫若这样的大才子,联想力是非常丰富的,比如,他看到炉火中燃烧的煤炭,立马就会联想到自己的祖国,并且跳跃式思维,再由此联想到年轻的女郎。 从而诗性大发,才思泉涌,写下了这首《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
啊,我年轻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联想力如此丰富的大才子,可以为了心爱的女郎燃烧自己,这种人,想让女人不爱他都难。
女留学生于立忱也是一个正常的女人。 所以也非常仰慕这位大才子。
不仅如此,后来她的妹妹也爱上了郭沫若。
于是,并且,很快,大才子郭沫若就把女留学生的肚子搞大了。
但是郭沫若显然不愿意跟她结婚。
郭沫若知道女留学生怀孕后,立马让对方打胎。
于立忱由于和郭沫若有这么一层关系,并没有能够得到名份,又受到其他打击,于是自缢身亡了。
多情的郭沫若赶去参加于立忱的葬礼。 这一年,郭沫若45岁了,在葬礼上,郭沫若认识了于立忱刚刚21岁的妹妹于立群。
这是一个举止庄重得体的小美女,头上有两条小辫子,穿着一身蓝布衫,皮肤被阳光晒得半黑,郭沫若一下子就被她迷上了。
于立群是当时上海有名的话剧、电影明星。 她十四岁到上海,考入了上海明月歌舞剧社,后来又到上海电影学校学习,艺名黎明健。
这是个多才多艺的美女,她同时还是我国著名的书画家。
多情种子郭沫若并非浪得虚名,立马对她展开了猛烈的追求。
抗战爆发后,郭沫若怀着满腔报国热忱,离开日本,和自己的日本妻子不辞而别。 回国后,除了投身于抗日大业,也没有忘记追求于立群。
郭安娜只好孤身一人抚养五个孩子。 因为郭沫若的关系,后来她还因此受到日本军警人员的关押和殴打。
大才子的吸引力是很大的,美少女于立群很快爱上了这个比她大24岁的男人,1939年,二人结婚了。
婚后二人非常甜蜜,于立群生下了四男二女。
于立群在艺术上有很大的造诣,她的书法作品非常有名,大家可以欣赏一下她书写的毛主席诗词:
直到郭沫若去世之后,于立群才知道自己的姐姐和郭沫若的露水情缘,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击,后来也追随她的姐姐,自缢身亡。
郭沫若本名郭开贞,字鼎堂,他虽然是个文人,却崇尚武功,号尚武,郭沫若是他的笔名,另外他还有若干其他笔名,在此不再详细介绍。 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大家对大才子郭沫若的人品有何评价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