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嫦娥五号月球探测任务的圆满完成,我们的目光再一次投向神秘的太空探索。 月球是人类探索地外天体的第一站,也是人类探索最多的地外天体,但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并不只停留在月球,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人类就开始向更广阔的太空发起了探索,下面我们一起盘点一下,人类探测器实际登陆过哪些地外天体。
火 星
火星是月球之外人类探索最多的星球,1960年前苏联发射火星1A号,是人类第一次向火星发射探测器,一直到1971年前苏联火星2号3号着陆器先后在火星着陆,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飞船在火星着陆,遗憾的是这两个着陆器遇到了同一场巨大的沙暴,火星2号在着落时就坠毁了,火星3号虽然成功着陆,但是在传回21秒的数据后就与地球永远的失去了联系。 事实上前苏联向火星发起的18次探测任务全部失败,目前人类所有发起的火星探测任务有一半以失败告终,火星探索难度之大可见一斑。
美国的火星探索相对稳健,美国1964年发射水手3号4号探测器,第一次计划以飞越的方式探测火星,水手3号失败,水手4号第一次发回了火星表面的照片,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拍到地球外另一个行星的照片。 1975年发射海盗1号飞船,1976年7月20日飞船着陆器在火星成功着陆。 这是人类探测器第一次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随后发回了令人惊叹的火星地貌照片。 海盗1号着陆器一直工作到1982年11月,因为地面控制中心向它发送了错误的指令,导致它与地球永远失去了联系。
1996年美国发射了火星探路者,1997年7月成功在火星表面着陆,这是第一次携带火星车进行探测。
2003年美国向火星分别发射了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均取得成功。
2008年美国向火星北极发射了凤凰号探测器,成功着陆。
2011年发射了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并成功着陆,这是第一台核动力驱动的火星车,也是目前取得成果最多的火星探测器,我们现在看到的火星表面高清图大多数都是它拍摄的。
最近的一次火星表面探测是美国2018年5月发射的洞察号探测器,主要用来探测火星地表之下的情况。
好奇号拍摄的火星表面
金 星
与火星探测全面失败相反,前苏联在金星探测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1961年在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飞往太空的两个月前,前苏联就发射了第一个金星探测器,前4次金星探测均告失败,金星4号在距离金星地表20多公里的地方被巨大的气压压瘪,信号中断。 这是人类探测器第一次被发射到金星表面,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仍然传回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为后续的探索指明了方向,此后发射的金星5号6号也都毁于金星大气,没有成功着陆。
1970年8月17日”金星7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它穿过金星浓密的大气,冒着高温炽热,首次成功实现金星表面的软着陆。
”金星7号”测得金星表面大气压力强至少为地球的90倍,温度高达470℃,大气密度约为地球的100倍,如同地狱一般,严酷的环境下,金星7号仅工作了53分钟。
此后,前苏联又相继发射了九个金星探测器。
金星9号和10号在金星表面各拍摄了一张金星全景照片,首次向人们展露出金星的真容,这是人类第一次拍到其他行星的实地照片。
金星13号和14号拍得四张金星表面彩色照片,从这些照片上发现,金星表面覆盖着褐色的砂土,岩石结构像光滑的层状板块。
1981年10月30日和11月4日上天的”金星”13号和14号,携带有自动钻采装置,在金星上采集了岩石样品。
1984年12月,苏联发射了两个”韦加”号探测器,于1985年6月11日和15日先后向金星表面投放探测装置,对金星土壤和云层进行了考察,向地面发回了宝贵资料,也是目前最后一次金星着陆探测。
金星的环境实在太过严酷,寿命最长的着陆器仅能坚持2个小时,甚至在金星大气层中飞行的探空气球也只能工作2天。
金星探测器拍摄的金星表面
土卫六
1997年10月15号,美国和欧洲合作的卡西尼惠更斯号探测器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成功。 在随后的7年时间内,经过数次变轨,并通过金星和木星引力的加速。 最终在2004年7月1日成功进入土星轨道。
2004年12月25号,惠更斯号脱离卡西尼号,前往有着厚重大气层的土星的卫星——土卫六。 2005年1月14日,惠更斯号探测器在土卫六表面成功降落,发回了大量的土卫六的真实照片,这也是人类首次登陆除月球外的卫星。 此次登陆土卫六,一共历时两个半小时,惠更斯号的仪器在这短短的两个半小时中,拍下了土卫六的表面情况,亮度、风速压力以及分析大气层气体,这些采集到的数据被传回母船卡西尼号轨道器上。 然而憾的是,由于欧航局的失误,使得母船上的接收器没有及时启动,这就使得这些珍贵的照片传回地球时,只获得了大约三百五十张,另外的三百五十张照片,永远的丢失在茫茫的宇宙中。
由于自身携带的能源有限,惠更斯号登陆器在登陆后约90分钟就结束了自己的探测使命,永远地留在的土卫六的表面上。
土卫六表面
小行星
2001年,美国发射的舒梅克探测器成功着陆爱神星,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成功登陆小行星的探测器。
爱神星
2004年1月2日美国的星尘号探测器于飞掠彗星维尔特2号(Wild2),并从彗发收集到彗星尘埃样品,于2006年1月15日将携带样品返回舱送回地球,降落在美国犹他州的沙漠,成为第一个带回彗星样品的探测器
2005年11月26日,日本隼鸟号微型探测器登陆小行星”丝川”,并且采集了丝川小行星标本。
2010年6月13日,隼鸟号回到地球,坠入地球大气层化为灰烬,其样本舱被成功回收。
之后,隼鸟2号着陆宽约一公里的小行星”龙宫”表面,它采集了龙宫小行星更深处的内部物质。
隼鸟2号在今年12月返回地球,在澳大利亚着陆,成功带回了少量小行星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