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方式比较
1.杨澜的“聚光灯式采访” 杨澜的采访对象从职业角度分析,商业人物占到50%,而政治要人占到1/4的比例,可见,杨澜名人采访定位为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高端采访,采访对象的主体是企业界商业精英人士或与经济相关联的风头正健的政治人物,而文化界人士绝大部分是文化市场的杰出代表或光环符号。
从本质上看,杨澜锁定的采访对象具有很强的时代感,是公众投入众多注意力眼球的新宠。 因此,可将杨澜的采访风格概括为“聚光灯式采访”。
2.陈鲁豫的“挖掘式采访” 陈鲁豫的采访对象从职业角度分析,主体部分为艺术家,占30%,其他选项中作家、学者、体育人士、演艺明星基本平均。 此外,演艺界除谢霆锋、张柏芝等年龄偏小外,其余采访对象平均在40岁以上,特别像常香玉、秦怡、黄宗英、梅志、章含之等一批老艺术家、老作家,平均在75岁以上。 因此,《鲁豫有约》的采访对象是能够见证历史的群体,在他们身上撰写着充满传奇色彩与人生悲欢离合的往事情感,但他们因年龄的原因走下历史舞台,从幕前走向幕后,消失在时间的视线里。 从这个角度看,陈鲁豫是一种“挖掘式采访”,通过名人访谈的形式,运用最新的电视手段,再次记录与挖掘历史尘埃下的感动与故事,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 话题设计比较 1.“辩论式访谈” 杨澜在话题设计上以“焦点性话题”为主,如果每期平均28个问题,则焦点性问题占到15个,其次是思想性话题,平均有5个。 正如上文所分析,杨澜的采访节奏感强,提问具有跳跃性,问题与时代联系紧密,具有较强的财经、商业、政治的专业背景。 在杨澜的引导与刺激下,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经常呈现对话张力,交锋频繁,观点碰撞,精彩淋漓。 因此从话题的选择上看,杨澜是一种“辩论式的采访”风格。 同时,她也善于调节现场气氛,所以人情味的话题与故事性话题一般占到2至3个,比如杨澜一般会以一些抒情与感性的话语作为采访的结语。 但总体上,杨澜采取的是一种辩论的方式推进采访,展现出她独特的专业性的辩论才能。 2.“故事式访谈” 陈鲁豫在话题设计上以“故事性话题”为主导,如果每期平均25个问题,则故事性问题占到12个,其次是人情味话题,为10个。 陈鲁豫在采访过程中,一般像一个恬静的晚辈或朋友,仔细地聆听经历人生风风雨雨的前辈、长辈对已经飘逝的过去的追忆。 几乎每一集中,陈鲁豫的眼神都表现得异常专注,听到动情与激动处,泪水盈眶,神情感伤。 她的提问舒缓亲切,似乎仅仅是帮助受访者回忆过去,找寻历史。 因此,陈鲁豫的提问带有较强的故事性或情节性,仿佛是一篇章回小说的标题,从一个故事跳到另外一个故事,从事业跳到家庭,从友谊跳到爱情。 此外,背景画面在陈鲁豫的“故事式访谈”中运用较频繁,比如在采访常香玉时,将常香玉15岁、22岁、30岁、54岁、80岁的照片用蒙太奇的手法编排播放,勾勒出常香玉丰富多彩充满传奇的人生。 在采访章含之时也同样运用类似手法。 所以,正如陈鲁豫对节目的定位中所说,“说出你的故事”就是指采访“有故事的人”。 主持风格 鲁豫:邻家女子、亲和。 说话温柔,更像聊天。 访谈感性,富有情绪性。 穿着随意,或淑女。 杨澜:高级知识女性形象。 说话柔中带刚、干练、睿智。 访谈理性,穿着职业。 主持内容 鲁豫:以嘉宾的人生经历和感情故事为主线。 挖掘人生和感情的深度。 问题简单、生活化,总结语言感性。 从人生的长度,看各个阶段潮起潮落。 杨澜:以嘉宾的成功为主线,着重于展示嘉宾成功所具备的特别素质,探讨卓越与自我提升。 问题紧凑,一环扣一环,总结语言理性,富有思想性。 嘉宾范围 鲁豫:更多是演艺界、文化界明星。 杨澜:国际知名人士、政治家。 观众 鲁豫:老少皆宜,亲和的主持风格和傻乎乎的笑容,人见人爱。 杨澜:对政治、经济有一定喜爱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