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燃哥侃电影”的作者。 作为影视领域创作者,非常荣幸回答你的问题!
小说《庆余年》是网络文学高手猫腻稍早期的一步大作。 电视剧《庆余年》通过影视的形式,较好地用现代技术手法对文学作品进行了再创作。
在具体剧情上,电视剧在小说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的改编。 下面选择最重要的几点区别,回答一下你的问题:
一、出于影视剧审核需求,把主角到了古代的方式进行了改动,而且改得比较巧妙。
猫腻创作的网络小说《庆余年》,是一部架空历史的奇幻小说。 身世成谜的少年范闲历经三代风云人物的起落。 他是一个有着现代思维、头脑和知识储备的年轻人,穿越到了古代时空里的传奇故事。
不过,广电领域现在国家是不提倡甚至是禁止拍摄穿越剧的。 比如之前的穿越题材小说《将夜》,拍成影视作品后几乎没有穿越的剧情。 那《庆余年》的电视剧怎么处理呢?
编剧还是非常聪明的,通过男主角参加科幻文学网络大赛的形式,将穿越说成现代思想和古代制度的碰撞。 同时,穿越故事的一步步推进,是利用ppt的形式被在屏幕上进行讲解。 把穿越改成了披上科学外衣的想象,当时看到这个构思,拍案叫绝。
二、几个主要人物的结局在小说和电视剧里,其结局有较大的不同。 也体现了文学创作和影视剧创作的区别,以及二者市场化运作的不同。
比如,在猫腻的原著里,男主角范闲登台亮相后一直是比较顺利的,而且一直在故事中笑到了人生终点。 最后的场景是,范闲带着林婉儿等人隐居在江南闹市中,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逍遥自在。
而在电视剧里,范闲是比较出人意外地死在言冰云的剑下,引起较大的热议。 但是,电视剧又留下了一些“扣子”。 给观众留下的感觉是,《庆余年》肯定会拍续集,男主角还会死而复生。 这样的操作,比较利于激发观众继续跟踪后续作品的兴趣。
【一看就死得“不彻底”哈哈】
三、主角在处理人生事务上的很多经历大不相同,体现了影视作品根据需要进行再创作的必要和价值。
《庆余年》作为网络小说时,读者是比较个人化的体验,所以在很多“文化、道德、品性、政治”等方面的要求,只要符合网络小说的标准即可。 而电视剧《庆余年》一旦上了屏幕,就更像一个大众传播作品,在相关方面的要求更高,需要处理得更加到位和精细。
比如,在主角道德品行的处理上,细微之处见功夫。 在小说里面,范闲是因为父亲安排自己到京都进行社交活动,是纯粹的瞄准名利场的功利性行为。 后来范闲在牛栏街刺杀等戏份也是完全按着个人的性子信马由缰。 但是在电视剧里进行了部分处理,比如参加诗会是为了寻找心中的爱人,后面为了兄弟情义频频出手,这些都比较符合能够公开传播的普世价值观,无论从过审的角度还是现实中的社会引导,都是更加巧妙的。
其实,网上的观众和原著的读者一直都在追踪剧本和原著小说的区别。 燃哥认为,只要是出于社会价值需要,在不太影响原著小说本意和剧情发展的条件下,进行影视作品的再创作,是对作品负责,对社会负责,也是对投资方负责,是非常值得鼓励和引导的!
好了,这就是我的主要回答,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也欢迎大家关注“燃哥侃电影”,我们共同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