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1587—1641),中国明末伟大的地理学家,名弘祖,字振之,别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人。 其所处年代,探索自然、重视考察风气兴起,徐霞客顺应时代潮流,毕生从事旅行与探险,开拓了中国古代地理学走上实地考察、研究自然规律的新方向,是中国和世界广泛考察喀斯特地貌的卓越先驱。
从1607年开始,在长达34年的漫长岁月里,徐霞客仅仅凭借一根竹杖和一双芒鞋,历尽千难万险走遍大半个中国,足迹遍及现在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江西、贵州、云南16个省区。 他在中国古代地理学史上做出了超越前人的贡献,特别是关于喀斯特地貌的详细记述。 经后人编辑成约60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不但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誉为“千古奇书”。
据史书记载,崇祯十二年,也就是1639年8月,徐霞客到达滇西,探明了长江之源出自金沙江,并写下了《溯江纪源》,纠正了《禹贡》等典籍“岷山导江”之说。 在这期间,徐霞客在我国的湘、桂、黔、滇四省境内,对岩溶地貌进行了前无古人的大范围系统考察,写有《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大量的地理学著作。 特别是徐霞客最后一次“万里遐征”,对中国西南岩溶地区的考察(1636~1640年),所记资料占全部游记的4/5,是游记中的精华部分。 这是徐霞客在中国古代地理学史上超越前人的贡献,关于喀斯特地貌的详细记述和探索居于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
徐霞客不但对岩溶现象的成因和地理分布提出了科学观点,还尝试对岩溶地貌的各种类型进行命名。 在《徐霞客游记》中记载的岩溶地貌类型和数量之多,不仅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今天看来也是难能可贵的。 徐霞客对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分布和各地区间的差异,尤其是喀斯特洞穴的特征、类型及成因都做了详细的考察和科学的记述。 在广西、贵州、云南,他亲自探查过的洞穴有270多个,且都有方向、高度、宽度和深度的具体记载,并初步论述其成因,指出一些岩洞是水的机械侵蚀造成,钟乳石是含钙质的水滴蒸发后逐渐凝聚而成。
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之广泛,类型之多,为世界所罕见,主要集中在云贵高原和四川西南部。 中国东部喀斯特地貌呈纬度地带性分布,自南向北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和温带喀斯特。 徐霞客不仅考察了喀斯特地貌的分布范围,而且还对各地的喀斯特地貌进行了比较研究。 他在文章中这样描绘桂、滇、黔等地喀斯特地貌的差异:“粤西之山,有纯石者,有间石者,各自分行独挺,不相混杂。 滇南之山,皆土峰缭绕,间有缀石,亦十不一二,故环洼为多。 黔南之山,则介于二者之间,独以逼耸见奇。 滇山惟多土,故多壅流成海,而流多浑浊……粤山惟石,故多穿穴之流,而水悉澄清。 而黔流亦介于二者之间。 ”上述论述说明徐霞客对西南岩溶地貌发育的区域特征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以现在的观察结果看,徐霞客观察和分析的结果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