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第周的成就贡献:童鱼实验证明细胞质在性状遗传中的作用
童第周(1902—1979),字蔚孙,浙江鄞县人,中国胚胎学及发育生物学家。 1930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1934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曾参与山东大学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动物研究所等单位的教学、科研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副院长等职务。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州区的一个小村里,家境十分贫困,没有钱进学校读书,只能在家里边做农活,边跟父亲学点文化。 直到17岁,他才在二哥的帮助下,进了宁波师范预科。 可是因为第一学期考试成绩总平均分没有及格,学校让他退学或降级,经童第周再三请求,学校勉强答应他再试读半年。 童第周发誓,一定要把成绩赶上去。 之后,童第周通过努力和勤奋,终于取得了好成绩进入上海复旦大学学习。 童第周上大学之后,更加勤奋,临近毕业时,他已经成为生物系的佼佼者了。 通过学习,童第周认识到世界上没有天才,“天才”不过是用勤奋和坚持换来的称呼而已,要想在科学的领域里创造奇迹,作出贡献,不但要克服重重困难和险阻,还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从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初,童第周对海鞘进行了研究,并证明了海鞘胚胎发育中有些组织器官是有可塑性的,纠正了过去一些学者认为其发育属于严格镶嵌型的见解。 他还在鱼类早期发育的实验研究中,证明了鱼卵受精后原生质向动物极流动,其组织中心在受精后不久就建立起来了。 这一现象,可能在脊椎动物的发育中具有普遍意义。 在这期间,他通过对两栖类胚胎纤毛运动的研究,确定了纤毛运动方向对中胚层组织的依赖性,后者可能是通过化学物质产生影响,由此,他探讨了胚胎组织的极性。
在50年代至60年代初,童第周带着对科学的尊重和勇攀科学高峰的信念开始进行关于文昌鱼发育的实验研究。 由于文昌鱼在分类上的地位,其胚胎发育一向受到重视。 过去曾认为其发育属于镶嵌型,如缺损其中一部分,就不能通过调整作用补充完善。 但他用分离、置换分裂球等方法,证明了文昌鱼早期胚胎分裂球的发育命运是有一定的可塑性的。 而且,分属于3个胚层的分裂球,在实验条件下可以通过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发生不同程度的相互转化。 此外,他还发现文昌鱼的胚胎发育中,具有与脊椎动物相似的诱导作用。 这些研究,揭示了文昌鱼与脊椎动物在发育机制上的一致性,从而证明了文昌鱼在从无脊椎动物进化为脊椎动物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60年代初,他应用细胞核移植技术,把金鱼的细胞核移植到去细胞核的鳑鲏鱼鱼卵内,发现移核后幼鱼的早期性状似乎是根据细胞质而产生的。 他把鲤鱼细胞核移植到去细胞核的鲫鱼受精卵内,发现卵发育到成体后有些性状介乎两种鱼之间。 这两种情况都显示卵的细胞质对性状形成的影响。 他还发现金鱼的细胞核移植到鳑鲏鱼鱼卵中,发育到一定时期再移回金鱼受精卵中,有时能产生鳑鲏鱼和金鱼杂交胚胎的性状,很可能是金鱼细胞核在鳑鲏鱼细胞质中短暂停留而造成的。 他曾设想通过移植细胞核来进行育种:把两种不能杂交的鱼的优点结合起来,并使之遗传下去。 他的研究,为动物育种提出了一个新的、可行的途径。
70年代以后,童第周开始注意用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核质关系。 他与合作者还研究了核酸对金鱼性状的诱变作用,为了探索生物遗传性状的奥秘,童第周开始了新的探索。 他选择了金鱼和鲫鱼作为他的实验材料。 实验室里,童第周坐在实验台前,助手们在实验室里紧张地忙碌着,做着实验前的准备。 童第周想通过这个叫作核酸诱导的试验来验证自己在科学研究上的设想。 终于,金鱼排卵了,助手们把他们已经提纯过的鲫鱼卵的核酸,迅速送到童第周的手边,童第周将这些核酸注入金鱼受精卵的细胞质内。 他的实验要了解两个问题:一是鲫鱼卵的核酸对金鱼的受精卵是否有影响;二是由这种金鱼受精卵长大而成的金鱼的性状是否会发生变化。
通过实验和观察,不久,由动过手术的母体而生产出的金鱼慢慢长大了,奇迹也出现了。 童第周和他的助手们惊喜地发现,一些金鱼出现了奇妙的变化:在发育成长的320条幼鱼中,有106条由双尾变成了单尾,金鱼表现出鲫鱼的尾鳍性状!这些鱼既有金鱼的性状,又有鲫鱼的性状。 这说明,从鲫鱼卵中提取的核酸对改变金鱼的遗传性状起着显著的作用。 这也说明并不只是细胞核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细胞质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验的成功,证实了童第周的设想。 童第周的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 这种单尾的金鱼就是诗人赵朴初所称誉的“童鱼”。 它是童第周汗水、意志和心血的结晶,它的身上凝聚着童第周的智慧和求实精神,是童第周在探索真理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后来,童第周还采用了亲缘关系更远一些的种类,来做类似的实验,也获得了成功,从而更有力地证实了他的设想。
他的科研工作始终贯穿着一条线索,这就是从卵子在受精前后的结构到细胞质与细胞核在发育中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细胞质在性状遗传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