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月28日是美国最为寒冷的一天之一。 这一天,在佛罗里达的卡纳维拉尔角,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事件让人们感到无比的悲痛。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是美国正式使用的第二架航天飞机。 1983年4月4日,“挑战者”号首次前往太空执行任务。 “挑战者”号的名字有特殊意义,这个名字来自1870年航行于大西洋与太平洋上的英国海军研究船“挑战者”号,美国的航天飞机都是以早期的研究船名命名,“挑战者”号的命名也不例外。 除此之外,“挑战者”这名字,还曾经被阿波罗17的登月组使用。
1986年1月28日早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上空,一片晴朗,万里无云。 在离发射现场6.4公里的看台上,聚集了成千上万名参观者,他们来到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目的就是一睹“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天的壮观景象。 在这些观众之中,有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19名中学生。 中学生们既是来观看航天飞机发射的,又是来欢送他们心爱的老师麦考利夫的。 1984年,美国航天局宣布将邀请一位中学教师参加这次航天飞行,这名教师将在太空飞船上对全美国中小学生讲授两节有关太空和飞行的科普课。 麦考利夫就是从11000多名教师中精心挑选出来的。 计划在她讲课期间,学生可以通过专线向麦考利夫老师提问。 当这些兴奋的孩子们看到他们的老师即将乘坐这艘航天飞机升空时,激动得又是吹喇叭,又是敲鼓。
这是“挑战者”号第10次执行太空任务,但他们还不知道,这也是最后一次。
上午11时38分,耸立在发射架上的“挑战者”号开始点火,接着升空,直飞苍穹,看台上的人们一片欢腾。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一切都很顺利:第7秒钟时,飞机翻转;16秒钟时,机身背向地面,机腹朝天完成角度转变;为避免航天飞机穿过高空湍流区时因外壳过热而使飞机解体,主发动机推力必须下降。 24秒时,主发动机推力降至预定功率的94%;42秒时,主发动机按计划再减低到预定功率的65%,50秒钟时,航天飞机的航速已达每秒677米,高度达8000米,不过就在这时,地面有人发现航天飞机右侧固体助推器侧部冒出了一丝丝白烟,只是当时的人们并没有太多关注。 又过了2秒,地面指挥中心通知航天飞机将发动机恢复到全速。 59秒时,高度10000米,主发动机已开始全速工作,助推器已燃烧了近450吨固体燃料。 而此时,地面控制中心和航天飞机上的计算机上显示的各种数据,都还未发现有任何异常。
65秒时,航天飞机向地面报告主发动机已加大,机长向地面测控中心报告“明白,全速前进”,但这却是地面测控中心收听到的航天飞机传来的最后一句话。 第72秒时,高度16600米,突然从航天飞机里闪出一团亮光,“挑战者”号外挂的燃料箱当场爆炸,只听空中突然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闷响,“挑战者”号顷刻之间爆裂成一团橘红色的大火球,炸开的碎片拖着火焰和白烟四散飘飞。 航天飞机被炸得粉碎,与地面的通讯彻底中断,地面监控中心屏幕上的飞行数据霎时间全部消失。
“挑战者”号已经变成了一团大火,而它的动力系统——两枚固体助推火箭,仍在运行,但是已经失控了,成V字形喷着火焰向前飞去,眼看要掉入人口稠密的地面上,无疑又会是一场灾难,这时,航天中心里负责安全的军官比林格眼疾手快,在第100秒时,通过绑在火箭上的遥控装置,将它们引爆了,这才避免了一场大的灾难。
“挑战者”号爆炸后的碎片在发射地东南方30公里处落下,散落了整整1小时之久,这架价值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连同七名优秀的飞行员,顷刻化为乌有,全世界为之震惊,各国领导人纷纷致电表示哀悼。
航天飞机失事之后,经过专家小组的调查,事故原因最终查明:“挑战者”号的助推器两个部件之间的接头破损,喷出的燃气向外燃烧,烧穿了助推器的外壳,继而引燃外挂燃料箱。 而燃料箱裂开之后,液氢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最终引发了爆炸。
“挑战者”号上的7名宇航员在这次事故中全部丧生。 他们是:机长:弗朗西斯·斯科比,四十六岁;驾驶员:迈克尔·史密斯,四十岁;宇航员:朱迪恩·雷斯尼克(女),三十六岁;罗纳德·麦克奈尔,三十五岁;埃利森·鬼冢,三十九岁;格里高利·杰维斯,四十一岁;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女),三十七岁。
其中女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最引人注目,她是人类第一个以平民身份参加太空飞行的人。 此前,她是美国的一名普通公民,是从1万多名申请参加太空飞行的人中选拔出来的,职业是教师。 主管部门原计划让她在太空给她的学生进行现场授课,非常不幸的是,麦考利夫老师的愿望还未实现,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人们对挑战者号的爆炸深感悲痛,但并没有停止对科学事业的不懈追求,没有停止对太空的探索。 在“阿波罗”4号飞船失事中遇难的另一名宇航员格里索姆,生前曾说过一段让人感动的话:“如果我们死亡,大家要把它当作一件寻常的普通事情。 我们从事的是一种冒险的事业,万一发生意外,不要耽搁计划的进展。 征服太空是值得冒险的。 ”因此,“挑战者”号赢得了全世界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