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美国五角大楼首创因特网雏形——“阿帕网”,一开始用于军事领域。 它的首次通信,即数据包交换,是1969年在美国南加州两个实验室的计算机之间进行的,只有两个节点。 没想到短短40余年,小网变大网,阿帕网变成了国际互联网——将分布于全球近百个国家的数万个电脑网络连接在一起,让天涯若比邻不再是梦想。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古时候,人们要给远方的亲友送去问候,大多要依靠驿差的长途跋涉。 到了近代,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逐渐问世,世界上有了邮政系统,信件、报刊都可能通过这些交通工具运往世界各地。 19世纪30年代,莫尔斯发明了电报。 后来,贝尔发明了电话。 电报、电话的出现,使信息传输比以前更方便、更快捷了。
20世纪4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美苏冷战让两个庞大的国家机器进行着无声的对垒。 50年代末,美国军方为了自己的计算机网络在遭受袭击时即使部分网络被摧毁,其余部分仍能保持通信联系,便由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局建设一个军用网,叫作“阿帕网”。
1969年10月29日,阿帕网正式启用,当时仅连接了四台计算机,供科学家们进行计算机联网实验用。 至此,因特网的前身诞生了。
当时的情形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计算机系教授准备向旧金山附近斯坦福研究所发送数据,便登录后者电脑的科学数据系统,输入登录命令“LOGIN”(登录)这个词。 而且他们每敲一个字母,就会给后者打电话询问是否收到。
于是,年轻的研究生克令在键盘上敲下第一个字母L,后者收到了;他又敲下O,也收到了。 不过,敲下G时,后者的电脑系统崩溃了。 当晚,他们再次试验,最后终于成功地发送了口令。 所以说互联网上传送的第一个消息,便是“LO”。
到20世纪70年代,阿帕网已经有了好几十个计算机网络,但是每个网络只能在网络内部的计算机之间互联通信,不同计算机网络之间仍然不能互通。 为此,研究人员称为“internetwork”,简称“internet”——因特网的研究项目开始了,就是想用一种新的方法将不同的计算机局域网互联,形成“互联网”。
1974年,出现了连接分组网络的协议,其中就包括TCP/IP,即著名的网际互联协议IP和传输控制协议TCP。 而且TCP/IP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开放性,让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都能相互通信,使因特网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这正是后来因特网得到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互联网让世界进入信息时代。 截止2010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4.57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图为“网络百科全书”——维基百科的标志。
1984年,第一台多媒体电子计算机诞生,随后很快普及开来。 1993年,美国政府提出建设“信息高速路”的计划,把全世界的计算机联网,让人们可以随时接收任何地方传来的文字、声音和图像。 这个计划受到各国的重视。 如今,坐在家中的计算机前轻点鼠标,远在万里之外的友人便可在瞬间收到你发去的电子贺卡。 计算机网络把全世界连成一家,“天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