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有一个重要的说法就是气候变迁。 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 当然,也有一部分科学家认为,恐龙是冷血动物,身上没有毛或保暖器官,无法适应地球气温的下降,都被冻死了。
而在侏罗纪时期,联合古大陆又开始分裂,到白垩纪晚期加速分裂,而且气候逐渐变冷,全球海平面下降,陆地面积增大。 一项科学研究显示,1.37亿年前,世界海洋的温度突然从13℃~14℃急剧下降到9℃。 白垩纪时期气温突然下降,很有可能是导致全球的恐龙消亡的主要原因。 进行这项重大研究的科学家称,这一现象导致恐龙走向最终的灭绝之路。
尽管当时湖泊比较发达,但由于气候变冷,使恐龙无地躲藏身体,举步维艰,这大大地影响了恐龙的繁育和生存。 随着气温下降,气候也变得不那么湿润温暖了。 恐龙的呼吸器官不能适应干冷干热的空气,而且一到冬天,恐龙的食物也没有了。 在这种情况下,恐龙只好一步步走向灭亡,直至最终从地球上彻底消失。
白垩纪末期的气候变化,对恒温的哺乳动物来说,或许只是小事一桩;但对冷血的爬行类动物来说则是灾难性的。 首先,繁殖这一关它们就很难过。 对现代爬行动物的研究表明,它们的孵化温度要求很严格——过高、过低、只需几度之差就能给它们招来灭种之灾。 近年来,在河南南阳和湖北郧县发现了成窝状未孵化的恐龙蛋化石,很可能就是由于白垩纪晚期天气变冷所致。 有些学者曾对恐龙蛋的蛋壳进行了研究,蛋壳是由乳状层和立柱体层组成,并有气孔内外相通,经系统观察发现,白垩纪晚期蛋壳上的气孔普遍变小,对这一现象他们解释为可能与全球性气候变冷有关。
根据气候变化学说,恐龙从繁荣到衰亡经历了约3000万年,而且绝灭是逐渐发生的,各类恐龙的绝灭有先有后,而不是一刀切的。 不过从地球发展史的角度看起来,绝灭的速度还是很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