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海南,风光明媚。 我们乘坐的“莲花山”登陆舰从三亚军港码头起航了,在浩瀚的大海上航行近20个小时,抵达西沙永兴岛。 它是南海诸岛中面积最大的岛,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海拔不足10米。
西沙工委会议室的一面墙整个被中国海域地形图所覆盖,工委副主任谭宏才似乎很随意的一句问话,将笔者的目光牵到地图上:“你们一定知道吧,中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哪?”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我们前不久刚从那里回来。 ”笔者不假思索地答道。
“错啦!”谭宏才纠正说,“应该是海南省。 海南除了3.4万平方公里的海南岛之外,还包括21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这其中就包括82.3万平方公里的南沙、中沙、西沙海域。 ”
上述三沙群岛,是我国南部海域的前沿要塞,它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交通咽喉,地近马六甲、巽他、望加锡等重要海峡,是我国通往非洲、欧洲、西亚、东南亚、大洋洲的主要航道。
我们的课本里讲,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最北端是漠河,最南端是曾母暗沙。 这个地理概念事实上已经受到严重挑战,现在只能称为地图上的概念。 实际上从20世纪60年代起,周边国家的石油开采恰恰是从曾母暗沙开始的。 传统海疆线以内的南沙群岛已几乎被瓜分完毕,200多个岛礁实际上我们只占了7个礁盘——即涨潮被淹没,落潮才能露出水面的那种。
地质科学家勘探发现,南沙海域发育着一系列沉积较厚、构造各异的新生代盆地,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石油储量约为235亿吨,天然气储量为83000亿立方米。 人类社会对石油需求量激增引发了一次次石油危机,促使人们对这一片处女海域投来了觊觎、贪婪的目光。 南海石油天然气的发现,对于资源有限、亟待经济起飞的东南亚国家,不啻是上帝的福音。
于是,相对平静的南海开始骚动不安了。
谭宏才说:“近两年,我们脚下这朵大‘蘑菇’时不时摇晃几下,挺闹心的。 是苏门……还是……搞不明白。 ”
2006年7月28日,西沙工委和驻岛水警区反映,当晚11时12分,整个岛在摇晃,警犬狂吠不止,岛上渔民捕捉了几十条海蛇,码头有鱼死现象……海南省地震局长牟光迅亲自带队来到西沙,在周边的石岛、东岛、琛航岛安装地震监测流动台。 在一个多月内,西沙就发生100多次小震,最大震级为3.4级。
地质勘探表明,西沙群岛宛如南海生长出的一盆蘑菇,底部呈柱状支撑着每一个岛礁,尤其是永兴岛最为典型,是西沙群岛的“掌门老大”。
有报道称,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9.0级大地震引起海啸,已造成印度洋周边各国近30万人死亡。 这是进入21世纪空前的大灾难。
印度洋在哭泣!
“我国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以及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 引发海啸的苏门答腊岛大地震距我国南海海域的曾母暗沙有多远呢?也就是北京到广州的距离。 ”两次赴印尼救援的赵和平,向人们提出这样一个思考题:地震引发的海啸铺天盖地而来,我们的沿海城市和海上诸岛该如何应对?
尤其是海南,其海疆边界曾母暗沙紧邻印度尼西亚,而曾母暗沙又是通向马六甲海峡的隘口要塞,在地质构造上与苏门答腊大地震同属一个断裂带,这个断裂带呈弧线形从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一直到菲律宾,这条线的大部分在我国的南海。
近日,在南海打捞上来的“沉船一号”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它是被飓风刮沉到海底,还是在猝发的地震中被海啸吞噬?……
“海啸、飓风、火山、地震,海南岛都有。 1605年琼山大地震将72个村庄沉入大海,是我国独一无二由陆地变为海洋的实证,琼山东塞港海边那片壮观的红树林,便是大震后出现的自然景观……”海南省地震局局长牟光迅、副局长郭坚峰向笔者介绍海南岛时,他们脸上的笑容是凝固的。
印尼海啸的第二天,牟光迅亲自草拟了一个报告给海南省政府,呼吁建立海啸监测预警中心。
牟光迅说:海南一旦发生大灾难,只有完全靠自救。 它就像汪洋中的一条船,与大陆相隔的琼州海峡大通道那时会变成一条“死胡同”,一切救援都无法在最短时间内抵达岛内!只能靠自救。
郭坚峰说:目前闽粤琼沿海一线还不是地震活跃区,但迟早要来。 400年前福建漳州8.2级、广东汕头8.0级、海南琼山7.5级——这一串东南沿海大地震发生后至今,福建、广东都复发过,唯独琼山400年来未复发,一旦爆发,破坏程度难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