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计时、铜壶滴漏、日出、日入、时辰
在古书中,我们经常看到“日出”、“日入”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这是因为古代没有时钟和手表,人们只能以太阳的出没作为计算时间的单位。 在甲骨文中,已经有“旦”字和“莫(暮)”字。 旦就是日出,暮就是日落。 旦暮就是早晚、晨昏或朝夕。 在《尚书·尧典》里,又有“日中”、“霄中(夜半)”的记载。 “日中”就是太阳正中的时候,“霄中”就是晚间正中的时候。 这样,人们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就有了“旦”、“日中”、“暮”、“夜半”四个时间概念了。
古人一天吃两餐:早餐在日出以后,所以那段时间叫做“食时”;晚餐在日入以前,所以那段时间名叫“晡时”。 这样又多了两个时间概念。
后来,人们又把“食时”和“日中”之间的阶段叫做“隅中”。 “隅”是“角落”的意思,太阳过东南角但还未到正中,所以叫“隅中”。 人们又把“日中”以后到“晡时”以前近段时间叫做“日昃”。 “昃”是斜侧的意思,太阳过了日中就西斜了,所以叫“日昃”。 “晡时”以后,太阳落山了,人们称这时为“日入”;日入以后天空昏暗了,人们称这段时间为“黄昏”;黄昏以后人们都休息了,于是称这段时间为“人定”;“人定”以后就是“夜半”;夜半以后鸡就啼了,于是称这段时间为“鸡鸣”;鸡鸣以后天将亮未亮时又叫“味旦”,天亮时称为“平旦”或“平明”;接着便是“日出”了。 这样,人们就把一昼夜分成了十二个时段。
后来,有了干支,人们就把十二地支和十二个时段结合了起来,把一昼夜分为十二辰,从夜半开始,用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表示。 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个小时。 “小时”的本来意思就是“小时辰”,因为一小时只等于半个时辰。
再到后来,有了铜壶滴漏,就是用铜壶盛水,在壶底凿个小孔,壶中立一个箭,上面刻着度数,壶水从小孔滴下,箭上度数就依时显露,以此来记时刻。 把一昼夜分为百刻,于是“刻”也成了计时单位,不过这“刻”与现在时钟上的“刻”是完全不同的。 但十二个时辰与昼夜一百刻却无法相约,于是各采取一分为四:十二时辰为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四段,每三个时辰就合二十五刻。 这样,每段第一个时辰子、卯、午、酉又正好相当于夜半、日出、日中、日入四个时段。 正因为子、卯、午、酉与太阳的出入有关,所以十二地支又用来定方位。 子时正北,卯时正东,午时正南,酉时正西,就是这样来的。
和现代的时间对照,夜半十二点(即二十四点)是子时,所以又称“子夜”;凌晨两点是丑时,四点是寅时,这样可以依次顺推。 近代又把每个时辰细分为“初”和“正”。 如晚上十一点(即二十三点)为子初,夜半十二点为子正;凌晨一点为丑初,两点为丑正等等。 这样,就等于把一昼夜分为二十四小时了。 古代的时段名称、时辰名称与现代的小时可以列表对照。 见下页。
懂得古人记时的名称和方法,再来阅读古书中记时的词语,才能有具体的了解。 古诗《焦仲卿妻》中有两句诗说:“庵庵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这里的“黄昏”、“人定”了是时段名,分别是十九、二十点钟和二十一、二十二点钟。 由此可见,在古代诗文中,时段名是用得很多的。 我们只有掌握了古代时段的知识,才能对诗文的内容理解得正确和深刻。
还有,古代还把一夜为五更,一晚就是一个时辰(两小时),三更就是夜半;五更就是平旦,早晨三、四点钟。 古代在晚上有打更报时的制度,在都城大邑还建有鼓楼,设置滴漏和更鼓,守卒凭漏刻按时击鼓报更。 所以古代有“更鼓”、“更漏”、“更点”、“夜阑更尽”等词语,现在不还有“半夜三更”的词语活在人们口头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