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钱乙前往京城开封行医,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一时间在京城声名鹊起。 这一年,宋神宗的姊妹长公主的孩子病了,遍请了皇宫中的太医,京城的名医给诊断的都是泄痢,这种病在当时很难根治,这可把长公主的全家上下急坏了,大家都惶惶不安,担心孩子的安危。 这时,府上有人突然想起了钱乙,于是赶紧对长公主说:“这位钱乙治疗小儿病那可是真有功夫,在民间传得很是神奇。 ”长公主一听,焦躁不安的心里立即生出了一线希望,急忙说:“那还等什么啊,赶紧派人把这位钱乙大夫请进府来。 ”
当晚,钱乙正在家中饮酒,已经喝得有些醉了。 驸马府上的人来到钱乙家里,二话没说,就把钱乙带到了驸马府。 钱乙一身酒气地被带到重重帷幕之内,他睁开醉眼一看,床上卧着一个病怏怏的孩子,钱乙的神智才开始清醒起来,酒也醒了大半。 他认真地对患儿进行了诊断,然后长长地出了口气,起身,退了出来。 驸马很着急,忙问:“怎么样?”钱乙回答:“没问题。 ”驸马一闻:咦?怎么一股酒气?胆子太大了,驸马当时气得变了脸色。 钱乙不紧不慢地说:“请驸马不用担心,小孩的身上很快就会发疹子,疹子发出来就好了。 ”驸马一听,更恼火了:“你给我闭嘴!明明患的是泄痢,和出疹子有什么关系!你实在是个庸医。 ”然后一巴掌把桌子给拍掉了一个角:“来人,把这个乡下土郎中给我轰出去!”钱乙听了,一言不发,转身就走。
第二天,驸马和长公主正在一筹莫展之际,使女来报,孩子出疹子了。 两个人奇怪,一看,果然是出了一身疹子,孩子的精神也足了。 两人觉得怪。 这医生还真知道这病的发展吗?驸马再去请钱乙。 一到钱乙家,正坐着呢,说,你们来了,出疹子了吧?之后又经复诊,用了一些药,后来彻底好了。 长公主觉得奇怪。 但还是很纳闷地问钱乙:“您怎么知道出疹子就会好啊?”钱乙回答:“我昨天已经看到有微微的疹点,疹子外发,毒邪有外透之机,不至于内闭,当然就有让正气得以恢复的机会了,所以断定人死不了。 我再用药辅助正气,让毒邪全部泄出,病就好了啊。 ”大家一听,都觉得他高明。 驸马和公主很感谢他,便把他高超的医术奏明皇帝,并授予他一个虚衔。
一天,神宗皇帝的太子仪国公突然生病,请了不少名医诊治,但是毫无起色,病情越来越重,最后发展到抽搐。 神宗皇帝见状十分着急。 这时,长公主向神宗皇帝推荐钱乙来诊病,于是,钱乙被召进宫内。 神宗皇帝见钱乙身材瘦小,貌不出众,有些小看他,但是既然召来,只好让他为太子仪国公诊病。 钱乙从容不迫地诊视了一番后,要过纸笔,写了一帖“黄土汤”的药方。 心存疑虑的神宗皇帝接过药方一看,见上面有一味药竟是黄土,不禁勃然大怒:“你真放肆,难道黄土也能入药吗?”钱乙胸有成竹地回答:“据我诊断,皇太子仪国公的病在肾,肾属北方之水,按中医五行原理,土能克水,以土制水,水平风息,所以此症当数用黄土。 ”宋神宗见钱乙说得头头是道,心中的疑虑已去几分。
正好这时皇太子仪国公又开始抽搐,皇后在一旁催促道:“钱乙在京城诊病颇有名气,他的诊断很准确,皇上勿虑。 ”于是,皇帝命人从炉灶中取下一块焙烧过很久的黄土,用布包上放入药中一起煎汁。 皇太子仪国公服下一剂后,抽搐症很快止住。 服用“黄土汤”数剂后,疾病奇迹般痊愈了。 这时,宋神宗才真正信服钱乙的医术。 由于钱乙医术精湛,待人谦和,神宗皇帝提升他为太医丞。 自此,钱乙名扬天下,后来被尊称为“儿科鼻祖”。
黄土入药听来奇怪,其实还是很常见的,但这不是用的普通黄土,而是灶心土,也就是在农村灶台下经过反复烘烤过的黄土。 灶心土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伏龙肝”,它的作用主要是温中止血。 这一下大家就明白了,灶心土得了灶火的烘烤,性质发生了变化,才具有了温中的作用。 用现代医学的眼光来看等钱乙的治疗思路,其实很简单:孩子肝风内动的原因不在于“缺水”,而在于“水太多”。 “脾土”因此而不固。 而“肝属木”,土又生木。 因此,补足“脾土”才能固摄住“肝木”,治好抽风症。 现在,很多孩子都有儿童抽动症,平常挤眉弄眼,总闲不住,且脸色发黄、身体瘦弱。 这样的孩子可以考虑从脾入手进行调理。 只要补足脾土,孩子的情况可能就会得到缓解。 补脾的食物有很多,山药、莲子、薏米、芡实等都可以。 不过,钱乙当年所用的“灶中黄土”在今天已经很不适合了。
1079年,钱乙,这个“土郎中”的儿子,因为治好当时太子的病,才四十几岁的他,一下子进入了太医的行列,不能不令这些官僚味儿很足的太医们张口结舌。 有些人固然佩服他,但更多的人是嫉妒。 他们私下议论:“钱乙治好太子的病,不过是巧合罢了!”有的说:“钱乙只会用土方,真正的医经怕懂得的不多。 ”
一日,钱乙和弟子正在为患者治病,有位大夫带了一个钱乙开的儿科方子来“讨教”。 他略带嘲讽地问:“钱太医,按张仲景《金匮要略》八味丸,有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附子、肉桂。 你这方子好像少开了两味药,大概是忘了吧?”钱乙笑了笑说:“没有忘。 张仲景这个方子,是给大人用的。 小孩子阳气足,我认为可以减去肉桂、附子这两味益火的药,制成六味地黄丸,免得孩子吃了过于暴热而流鼻血,你看对吗?”这位大夫听了,连声道:“钱太医用药灵活,酌情变通,佩服佩服!”弟子赶紧把老师的话记下来,后来又编入《小儿药证直诀》一书。
就这样,钱乙所创制的“六味地黄丸”流传下来。 即使在中成药种类繁多的今天,知道六味地黄丸的人可能最多了。 曾经的小儿用药,现已成为滋阴补肾的常用药,临床上用于肾阴亏损、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耳鸣耳聋、盗汗遗精、骨蒸潮热。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这六味中药组成,原是张仲景《金匮要略》所载的“崔氏八味丸”,即八味肾气丸(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桂枝、附子)的加减化裁,钱乙把八味地黄丸里面的桂枝和附子这种温补的药物去掉了,变作六味地黄丸,用来当作幼科补剂治疗小儿先天不足,发育迟缓等病症。 这对后世倡导养阴者起了一定的启发作用。 如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的益阴肾气丸,朱丹溪的大补阴丸方,由黄柏、知母、熟地黄、龟板、独脊髓组成,都是由此方脱化而来。 因此,有人认为钱乙是开辟滋阴派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