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欧亚大陆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相互挤压碰撞以致地下断层严重错位,1995年1月17日,日本兵库县神户市一带,发生里氏7.2级强烈地震,严重波及到大阪市。 20日,局部余震又达里氏7级以上。
阪神大地震,又称为阪神、淡路大地震或神户大地震,发生于1995年1月17日清晨5点46分52秒时,地震规模为里氏7.2级。
阪神大地震的震中在距离神户市西南方23公里的淡路岛,属于日本关西地区的兵库县。 该地震是由淡路岛的野岛断层地壳活动引起,属于上下震动型的强烈地震。
这次强地震对日本阪神经济区主要城市的神户市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 据资料反映,全震灾区共死亡5400余人,其中4000余人是被砸死和窒息致死,占死亡人数的90%以上,受伤约2.7万人,无家可归的灾民近30万人,毁坏建筑物约10.8万幢;水电煤气、公路、铁路和港湾都遭到严重破坏。 据日本官方公布,这次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000亿美元。 阪神大震灾使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约2%的资产瞬间消失,地震造成的死伤人员多、建筑物破坏多、经济损失大,对日本来讲,这场地震是1923年的关东大震灾之后72年来最严重的一次,也是日本战后50年来所遭遇的最大一场灾难。
造成这场灾害的主要因素:
一是该地震的性质所致。 城市直下型地震能量积累慢、周期长,就目前的条件基本无法预测。 其震动方式特殊,垂直、水平均有震幅,烈度强,对城市的破坏性极大,而且神户市与震中距离近。
二是地理环境因素和基础设施较脆弱。 阪神经济区的城市大都建设在山坡、斜坡和人工填海造地上,经过强震,地基发生形变。 城市抗震设防较差,使房屋(大都是80年代以前的建筑)、交通设施及生命线工程大量被毁坏,并引起火灾等次生灾害。
三是震后救灾工作十分困难。 地震后,神户市通讯不畅,道路阻塞,客观上给救灾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使救灾无法按预定设想的方案组织展开。 同时,也反映出日本政府对关西震灾准备不到位,估计不足,行动迟缓。 在实际救援中,出现了救灾指挥体系不协调、救贫物资供应混乱和火灾无法及时扑救等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抗震救灾成了日本举国头等大事。 其时日本政局暂呈平稳,三党联合政府提出首先救人,全力抗震等措施。 日本人民也表现相当冷静、顽强。 全国上下集中精力有序和富于协调精神,共同抗震救灾。
与此同时,美、俄、法、韩、瑞士、新加坡、墨西哥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表示提供人力物力支援。 中共国家总理李鹏也于地震当天致电村山首相,对日本灾区人民表示慰问,中国红十字会随即派出支援,表达了12亿中国人民对日本灾区人民的慰问关切之心。
阪神大地震在日本地震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引起了日本对于地震科学、都市建筑防震、交通防震的重视。 当时,一般日本学者认为关西地区不可能有大地震发生,导致该地区缺乏足够的防范措施和救灾系统;特别是神户周围有相当多交通要道都通过隧道或高架桥,在地震时隧道受损严重,影响了搜救速度。 神户市中,更因瓦斯外泄、木造房屋密集,引起快速的连锁性大火,如神户长田区,全部的木造房屋都付之一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