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5年,曹魏名将张辽率领七千人迎击东吴十万大军,先后两次大破东吴,史称逍遥津之战,这是历史上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下面对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战役前期,张辽率领800名将士冲击东吴的十万大军,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 吴将陈武战死,孙权逃奔山顶。 战至中午,吴军皆披靡溃败、闻风丧胆。 战役后期,张辽率领追兵,以分兵毁桥的战术,大破孙权、甘宁、凌统等人,差点活捉孙权 。 孙权蹴马趋津,跳过断桥,才得以逃脱。 一些东吴军人被俘。
此战化解了合肥之围,俗称逍遥津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合肥之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 “张辽止啼”也成为民间流传的传奇典故 。 《三国演义》中“张辽威震逍遥津”的故事,就是对这场战役的改编。
背景
东汉末年,孙权在江北濡须口(今裕溪口附近)建立了军事据点,作为东吴的北门锁钥;曹操渡重兵据守合肥、皖城(在今潜山县境),作为向南攻吴的基地。 因此,魏吴双方在这几个地方频繁进行大战。
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曹操曾率兵在濡须口攻打东吴,攻破了东吴的江西大营,擒获都督公孙阳,在感叹孙权军容整齐之后,返还许都。
曹操担心江西被东吴军抢掠,于是,下令江西民众迁移到中原。 民间在相互转告时,惶恐受惊,庐江、九江、蕲春、广陵有十余万户都东渡长江到吴地。 于是,江西人口空虚。 在合肥以南,只剩下了一座皖城。
建安十九年(214年)五月,孙权亲征皖城,率领鲁肃、吕蒙、甘宁、凌统 等人攻打皖城,魏将朱光及守城军民数万人被俘。 魏将张辽从合肥向皖城驰援,在增援途中得知皖城失守。 于是,张辽在硖石的南面迅速筑起了一座被称为“南硖戍”的堡垒,作为合肥的前哨。
建安十九年(214年)七月,曹操再次出征孙权。 谋主荀攸在随军的途中去世,曹操难掩悲怆。 十月,曹操从合肥返还许都。 仅留下张辽、李典、乐进以及七千将士守卫合肥。
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刘备对峙于湘江,战争一触即发。 曹操趁机率主力西征汉中。 曹军主力进入汉中地界后,刘备还没有与孙权开战,双方便议和。
建安二十年(215 年)八月,孙权趁曹操用兵汉中之际,亲率十万兵马攻向合肥。 除了吕蒙、陈武、甘宁、凌统、潘璋、宋谦、徐盛、丁奉、蒋钦、贺齐等东吴将领明确参战之外,由于在建安二十年(215年),曹魏因西征汉中的张鲁而在江淮地区的兵力非常空虚。 孙权在出征合肥之前,与刘备完成了湘水划界,所以,孙权不但调集了荆州地区的军队奔赴江淮,甚至还把多年以来在江东内部负责平叛的蒋钦 、贺齐都调往了江淮前线,由此可见,孙权此时没有后顾之忧,所以,当时驻守于江淮附近的东吴将领孙皎、周泰、朱然、朱桓、全琮等人,都应当参与此役。 在明代小说《三国演义》中,太史慈、董袭等人也参与此役。 此时,合肥只有七千守军,曹军主力又远在汉中,不可能来得及赴援,在各方面来说,这场战役东吴是占据绝对优势的。
为此,张辽还在战前开凿了藏舟浦,从而用来隐藏曹军的舟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