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良玉,明末清初时期景陵,官至平贼将军、太子少保,封宁南侯。 下面对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提到左良玉,略通明史的人,特别是晚明史或南明史的人,肯定都有所耳闻,毕竟他是明末一个响当当的大人物,可以说是南明的一哥。 因此,不少人甚至可能还对他的事迹耳熟能详。
谈到对他的评价,我们翻阅资料,很容易发现好坏参半,争议很大。 这是因为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土匪,还有人说他是叛徒,确实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英雄的一面,也有土匪的一面,还有叛徒的一面,于是有人就说他的人生比较矛盾复杂。
这些论述有理有据,各有道理。 但仅仅看到左良玉矛盾复杂的人生,似乎并不足够,让人意犹未尽。 我们还需要理解左良玉身上那些英雄般的,土匪般的或者是叛徒般的人生选择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这就是作就本文的契机。
英雄事迹
左良玉自幼就是一个孤儿,在叔父的养育下成长。 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他勇猛,擅长左右开弓,而且智谋多,能够得到士卒们的欢心,所以战辄有功。
1628年—1631年,左良玉镇守辽东,屡立战功。 随着时间的发展,到1632年,农民军的势力已经十分迅速,他们已经从陕西进入了河南,形势危急,左良玉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 为什么说他勇敢?
崇祯十一年(1638年)正月,张献忠假借官方的旗号袭击南阳地区,屯军于南关,左良玉刚到就看出了异端,张献忠知道事情败露立马逃跑,左良玉射了两箭,射中张献忠的肩膀,一阵刀光剑影,张献忠满脸是血,差一点命丧九泉。 为什么说他有智谋?
同年,张献忠请求投降,左良玉知道他是伪降,并请求直接攻击,但是总理熊文灿却不允许。 结果呢?次年七月,张献忠在经过一年的休整之后,便又再次叛去。 有人说这是因为熊文灿本来就是一只菜鸟,这无法证明左良玉的智谋,那么我们接着往下看。
崇祯十三年(1640年)春,督师杨嗣昌计划让陕西总督郑崇俭率贺人龙、李国奇从西乡进入四川,而令左良玉在兴平驻军,另派其他偏将追缴,左良玉不从。 一番争论之后,左良玉还是坚持主见。
结果呢?玛瑙山之战,农民军大败,左良玉斩杀了扫地王曹威、白马等天王等不少农民军将领,张献忠逃到其他山中,他的妻妾也被擒拿。 明史记载“是役也,良玉功第一。 事闻,加太子少保。 ”
土匪行为
如果有的人仅凭以上战功就论证左良玉是一个英雄,那么这只能怪他们“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 崇祯十年(1637年)正月,《明史》记载:
应天巡抚张国维三檄良玉入山搜剿,不应,放兵掠妇女。 屯舒城月余,河南监军太监力促之,始北去,贼已饱掠入山矣。
放任农民军以山为巢大掠百姓而不顾也就算了,自己的兵也没闲着,而是在舒城囤居,任由自己的士兵劫掠妇女。 这种行为难道和土匪所作所为又有什么区别呢?
之后,淅川陷落,左良玉也并未施救,农民军东下,攻击六合、天长,分掠瓜洲、仪真,甚至攻破盱眙,左良玉不仅坚决不肯去救,而且命令中州的士大夫一起上疏挽留自己。
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攻打襄阳,左良玉不敢迎战便退兵到了武昌,当他向楚王索要物资未果之后,他就放纵自己的士兵劫掠,火光把整个江面都照亮了。 驿传道王扬基夺门出,左良玉“掠其资,并及其子女。 ”将近一月之后才离去。
叛徒体现
崇祯十三年(1640年),张献忠败走的时候,左良玉其实已经追上了,这时张献忠派自己的部将马元利带着很多宝贝跟左良玉说:
献忠在,故公见重。 公所部多杀掠,而阁部猜且专。 无献忠,即公灭不久矣。
左良玉便被说得心动了,放了张献忠归去。 崇祯十七年(1644年),大明王朝以崇祯皇帝的吊死煤山而告终。 之后,福王在南京称帝弘光,左良玉晋升为候。
由于当时左良玉“兵八十万,号称百万”,所以等到后来监军御史黄澍便仗着他的势力,顶撞了马士英和阮大铖的时候,皇帝派人来逮捕黄澍,左良玉依然选择则留住黄澍不放。
顺治二年(1645年),黄澍借“北来太子”一事,激发大家的怨气公报私仇,召集三十六营的将士结成联盟。 最终造成的结果是:
良玉反意乃决,传檄讨马士英,自汉口达蕲州,列舟二百余里。
缺乏信仰
谈到信仰,不少人感觉这个词深奥难懂,博大精深。 《现代汉语大辞典》对信仰的解释是: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和指南。
在左良玉所处的封建社会,这种信仰其实指的就是儒家思想里的仁、义、礼、智、信等德目。 而具体到左良玉身上,我们则很容易发现,左良玉是一个缺失信仰的人,而正是他的种种信仰的缺失,造就了他矛盾而又复杂的一生。
1368年春,明太祖朱元璋历尽千辛万苦建立了大明王朝。 到了崇祯元年(1628年),经过两百多年的风吹雨打之后,这座大厦从里到外都已经病入膏肓。
从里面看,农民军起义已经如火如荼,星星之火即将发展成燎原之势;从外面看,早在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脱了明朝的统治,而且发展迅速,与明朝的战争多是以胜利告终,大清王朝的建立已经指日可待。
这是左良玉所处的时代背景。 生逢乱世,他有勇有谋,所以能够多次挫败农民军创造了不少所谓的英雄事迹。 既然他是朝廷命官,拿着朝廷的俸禄,奋勇杀敌本来分内的事情,他的所作所为,不过是谋以粮稻,与忠君爱国的信仰谈不上什么关系。
如果这么说好像有些牵强,那么他三番五次地拒绝崇祯皇帝以及其他上级的诏书,则显得有些过于跋扈。 而南明王朝建立之后,左良玉最终选择东去造反,则是他大逆不道的铁定证据。 这样看来,我们能说他“忠”吗?
说到仁,左良玉也是差之甚远。 他曾三番五次地纵容自己的士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可恶程度甚于土匪。 我们能说他“仁”吗?
即使对待曾经有恩于他的候恂,在危难之际,他竟然“畏自成,迁延不至”,医治后恂遭到了罢官问罪,我们能说他“义”吗?
再说孝道,《明史》说他从小是孤儿,养于叔父之家,但是即便他们遭到灭门,左良玉也没有为叔父一家报仇雪恨的零星记载。 甚至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放过了贼军头目张献忠。 即使没有一种认贼作父的感觉,但是我们能说他“孝”吗?
因此,从总体上看,左良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封建社会的这些文化信仰他几乎完全缺乏,正是缺乏了这些信仰的支撑,他的行为才显得矛盾复杂,争议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