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班教案公开课篇一
1、熟悉故事内容,学习用乐器演奏动物走及笑声的节奏。
2、通过探索,认识动物走路声音特征与乐器声音性质的关系,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
3、能较专注地倾听老师的指令演奏乐器。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1、大鼓、铃鼓、摇铃、串铃、小铃、单响筒、圆舞板,及相应的汉字卡片。
2、有相关汉字指示的节奏卡三张,胖胖熊和小老鼠的图片。
一、 示“胖胖熊和小老鼠”的图片,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二、讲述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愉悦情绪。
1、老师提出问题:
(1)故事讲了什么事情?
(2)在故事里,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是谁发出来的?(分别出示节奏卡)
2、引导幼儿模仿故事中动物走路及笑的声音。
这些声音是怎样的?你能模仿出来吗?
三、认识三种节奏型
1、根据节奏卡集体用象声词表现相关节奏。
2、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
提问:你还能用其他的动作来把这些节奏表现出来吗?
四、学习为动物走路及笑声配乐器。
1、讨论:如果让你用乐器来表现这些不同的声音和节奏,你会选择哪些乐器,怎么配?为什么?
(1)幼儿商量后回答。
(2)老师出示一些乐器,幼儿自由的选择并且根据相应的节奏型演奏。
(3)请个别幼儿在集体前演奏,一起评价。
2、老师总结并确定配器方法,并在黑板上以节奏谱的形式显示。
3、幼儿根据节奏谱重新座位,听故事做相应的演奏。
(1)可以请能力强的幼儿取代老师讲述故事,指挥演奏。
(2)幼儿交换乐器演奏。
1、提出思考:
(1)如何演奏才能区分同类动物的不同特点?比如,怎样把熊爸爸熊妈妈和熊哥哥在相同的声音上区分出来?
(2)还可以把哪些乐器也配到故事中来
2、在音乐角中提供乐器,引导幼儿继续表演和探索。
3.了解故事中的道理:做人要勤劳
故事:小熊和小老鼠
从前,有个小村庄,村庄里住着许多小动物:小狗、小猪、小熊、小老鼠······小熊和小老鼠是邻居,他们都是好孩子,只不过小老鼠很勤劳,而小熊却很懒惰。
小老鼠经常打扫自己的屋子:拖地、擦窗户、洗窗帘······可勤快了。他还要整理院子,拔草、修剪树木、捡垃圾······从不喊累。
小动物们一走过他家时,就忍不住赞叹到:“哇!真是太美丽、太整洁了,小老鼠真勤快啊!”
而小熊却老是躺在床上,不起来,屋子搞的乱乱的也不管,院子里的花草树木都要枯死了,他也不理睬。小动物一走过他的屋子,就忍不住批评到:“真乱、真乱!真脏、真脏! 小熊真懒。”
春天到了,小老鼠马上去撒种子,而小熊却还是躺在床上,不去耕种。秋天到了,小老鼠的田里黄灿灿的:金黄的麦子、火红的苹果、绿油油的蔬菜够小老鼠过一个冬天了。而小熊的田里只有几根枯死的杂草。这时,小熊才后悔的说:“要是我当初勤快一点就好了。
本活动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通过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探索空间、真实的`情景体境,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使幼儿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建构新的知识经验。而教师坚持做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根据幼儿的需要在精神上、策略上因势利导给予启发帮助,使幼儿在自由的环境中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整个活动以情激趣,以情激学,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充分发挥了师生互动作用,使幼儿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中班教案公开课篇二
1.知道大与小的概念,学会区别、比较物体的大小。
2.学习按物体的大小特征进行分类摆放。
1.大鱼和小鱼教具(或卡片、粘贴)若干。
2.小鱼缸和大鱼缸(或用熟料瓶自制简易透明鱼缸)各1个。
3.海洋世界挂图1张。
1.参观海洋世界。
教师:今天我们去参观海洋世界,那里有好多美丽的鱼儿,我们去看看吧。
教师出示海洋世界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挂图中鱼的大小。
教师:你们看这些鱼儿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老师现在变个魔术,把图中的小鱼请出来。
教师出示大鱼和小鱼的教具。教师请幼儿仔细观察教具,引导幼儿发现鱼儿大小的不同。
教师出示大鱼教具说:这是大鱼。
教师出示小鱼教具说:这是小鱼。
教师请2-3位幼儿上前选出一大一小两条鱼,鼓励幼儿说出哪条是大鱼,哪条是小鱼。教师将大鱼小鱼模型随机分为幼儿,每人一个,让幼儿与伙伴合作,通过对比直观感受鱼的大小。
2.游戏:大鱼抱小鱼。
教师:我们来一起玩一个大鱼抱小鱼的游戏。现在,让老师看看谁拿到的是大鱼教具,谁是小鱼教具。当老师说大鱼时,拿到大鱼教具的小朋友就站起来,当老师说小鱼时,拿到小鱼教具的小朋友就站起来。
教师请幼儿将大鱼或小鱼教具用胶带粘在额头上,扮演大鱼和小鱼。老师请扮演大鱼的小朋友围一大圈,扮演小鱼的小朋友围一小圈,小圈在内,大圈在外,幼儿前后相互拉着衣角。教师引导两队幼儿绕圈走,幼儿边走边说"大鱼抱小鱼",当老师大声说"大鱼抱小鱼啦",拿大鱼的小朋友就去抱住拿小鱼的小朋友。
3.鱼儿回家。
教师出示一大一小2个鱼缸。
教师:这是鱼儿的家,小朋友们告诉老师这里有几个鱼缸?这两个鱼缸有什么不一样?哪个大,哪个小?
教师:大鱼住在大鱼缸,小鱼住在小鱼缸。鱼儿们累了,它们要回家了,现在小朋友送鱼儿回家吧!
教师引导幼儿将大小鱼教具取下,然后鼓励幼儿将大鱼放入大鱼缸里,小鱼放入小鱼缸里。教师从旁指导。
有效提问:
1.鱼儿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这两条鱼,哪条是大鱼,哪条是小鱼?
3.两个鱼缸有什么不一样?
有用词汇:大、小、比较
教学变式:教学环节二"大鱼抱小鱼"游戏中,如果班级幼儿人数为奇数,会有一个幼儿找不到伙伴,教师可以渗透下奇偶数概念。
活动延伸:教师可带领幼儿在班级和户外寻找大小不同的物品。
家园共育: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哪些是大的,哪些是小的。例如:妈妈的衣服是大的,宝宝的衣服是小的,爸爸的手是大的,宝宝的手是小的等,进一步帮助幼儿区分大小不同的事物。
中班教案公开课篇三
1.感受小浪花的调皮和爱运动的特点。
2.对跳远活动产生兴趣。
1.有条件的话,可让幼儿在活动前看看海浪拍打海岸的图片或录像,听听海浪扑上海滩的声音。
2.故事磁带。
1.浪花来了。
——出示挂图,欣赏散文“瞧!海上的浪”至“就悄悄退下了”。
——谁来了!浪花们是怎样来的?他们发出了什么声音?
——引导幼儿模仿象声词:哗、沙啦、呼呼。
——浪花们想干什么呢?
2.小浪花比跳远。
——欣赏散文“忽然,有个浪娃娃”至最后。
——小浪花想干什么?
——小浪花是怎样比赛的?他有没有听裁判的指挥?
3.调皮的小浪花。
——完整欣赏散文。
——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小浪花?
——你从哪儿听出他们很调皮?
4.跳远比赛。
——组织幼儿进行跳远比赛。
——幼儿在运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散文的意境,并对跳远这一活动产生兴趣。
1.散文中的小浪花正如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弱,又好学样,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便一哄而上。孩子们会从小浪花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2.活动前,可根据条件,让幼儿看看海浪拍打海岸的图片,听听海浪扑上海滩的声音,让没有见过大海的幼儿对海浪有感性的认识。
附:海浪扑上来
瞧!海上的浪,急匆匆往海滩上跑,往海滩上跳。
哗——
一个人浪扑上来了,跳得真远。
沙啦——
又一个浪扑上来了,用力地撞,撞在岸边的山崖上,碎了。
呼呼——
嗯,这个浪小一点,只在滩头张一张,望一望,就悄悄退下了……
忽然,有个浪娃娃爬到我身边,用舌头把我的脚儿舔舔,还咕咕咕说着什么。哈,我听懂了,他说浪花们要比跳远,叫我当裁判哩!
当裁判就当裁判。好,1号浪花起跳!呼啦,跳到这儿,我连忙在沙滩上划一道杠杠。哎呀,杠杠没划好呢,2号浪花就跳过来了——2号2号,你急什么呀!不对不对,2号浪花还没退回去,3号、4号、5号……都一个劲儿向前跑,向前跑,往上跳,拦也拦不住!
唉,浪花,一群调皮的浪花呀!
中班教案公开课篇四
1、能够注意倾听歌曲。
2、感知乐曲的优美旋律。
准备材料:歌曲《春天》、钢琴、磁带
重点难点:听出歌曲的内容,感知乐曲的优美旋律。
1、激发幼儿欣赏乐曲的兴趣,告诉幼儿歌曲的名称和简单内容。
2、播放歌曲《春天》。欣赏两遍后,老师提问:这首歌好听吗?歌里唱的是什么?请幼儿议论之后,再听一二遍。
3、师幼一起随录音唱《春天》,注意表达歌曲的优美意境。
4、师幼唱着《春天》,到户外去感受春天的美。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中班教案公开课篇五
1、巩固幼儿对单页多幅故事阅读顺序的认识,继续培养正确看图书的良好习惯。(重点)
2、初步学习概括故事的基本内容。(难点)
3、通过阅读活动,让幼儿懂得做客时应注意讲礼节,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1、确定阅读活动为小组指导形式,重点辅导几名阅读兴趣低、能力弱的幼儿。
2、多媒体投影仪。
3、按幼儿人数准备好小图书(每人一本)。
1、幼儿自由阅读。
(1)将小图书发给每个幼儿,示范坐姿和拿书的姿势。
(2)请幼儿翻到36、37页。
(3)提问:这个故事由几幅画面组成?应该按什么顺序看?
2、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告诉幼儿,36、37页中讲的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请小朋友猜一猜故事的名字。老师读出故事题目《小猫做客》(让幼儿讨论自己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题目上这些字)。
放手让幼儿自己阅读画面,教师注意观察幼儿讲述时的难点,为下一阶段的指导作准备。
3、提出听读要求:按老师读的顺序观察画面,边听、边看、边想。
4、师生共同阅读,每读一段之前,提醒幼儿注意每段文字前的序号。如读到幼儿不理解的词汇,即作形象的讲解。由于故事情节幼儿容易理解,所以读的过程中可以不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