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一
1、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不宜对课文逐字逐句分析,只需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在朗读中体会语感。如读小鸭子求妈妈带自己去游泳的内容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求”的语气。
2、大胆地让学生读,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读过以后通过老师引导,学生能继续从读中理解、体会,自己解决问题。
3、媒体展示学生可能没有见过的感性材料,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
4、学生能力存在差异,理解程度会不同,应该认同阅读和认知个性。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围绕这些教学思想来组织教学,努力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但真正教起学生来,总会与教学设计有所偏差。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还有许多值得改进和探讨的地方。
本课我的教学侧重点在教学小鸭学游泳这一自然段,通过初读、细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在老师引导下,让学生从读中感悟道理。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有亮点也有值得探讨与改进的地方。
一、情境激趣,导入课文
导入我采用了出示小鸭和小鹰的图片,从他们的本领是什么,抛出是怎么学会飞翔的这个大问题过度到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拉近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学习生字,通读全文
识字是本课的重点。为突破重点,我采取多种识字的形式,()采取小老师带大家读,开火车读,交流识字方法,猜生字等多种形式,学生生字这个版块掌握得不错。
三、练习朗读,体会情感
由于故事情节简单,所以,我当时安排学生通过练习“读出语气”来体会小鸭子和鸭妈妈当时的心情。从当时的效果来看,我觉得学生通过练习读以及我与学生的对话──喜欢哪一个,学生结合课文,感悟了语言的意思,体会了当时小鸭子和鸭妈妈的感情。不过,现在我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鸭妈妈说:“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这句话是故事中的重点语句,一方面说明了鸭妈妈“让孩子自己去” 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说明:“这样的事情,你自己能做”,从而暗含了“自己的事情,你应该自己做”这样的道理。我觉得,对这句话,应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一下:除了小鸭子的身体特点以外,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什么?从而使学生感悟课文要表达的意思──对学生进行生活态度教育。
但是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首先,朗读时间不够,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时间比较少,读书的时间不够;其次,一节课的容量比较大,可以说是一节课涵盖了两节课的内容,拓展比较多,也比较深,不够恰当;再者,学生写字这块抓得还不够,写字的效果不是很好。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二
《自己去吧》是人教版第一册中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较长,朗读课文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始终明确地告诉自己:要保证每个孩子有充分读的时间,并读得津津有味,读有所得。
第一课时,我采用了范读,自读,师生合作读,比赛读等方式开展读通课文的练习,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采用自主发现的方法识字。
第二课时,读,还是应该以读为主。如何读?准确地说:如何开展有效的读。课是比较详细地备在书上了,但具体怎么上心里还没有明确,我只在书上注明了一条,用以提醒自己:要尽量做到问题从学生中来,注意随机安排教学环节,心里有学生!我经常有这样的感觉:有时,课备得很详细,设计也自认为很周到。但是,到具体的课堂中,常常会感觉上得并不理想,主要是因为我总想把自己认为优秀的设计得以落实,而忽略了学生。这样的课堂是无效的!而有时,顺着学生的情感需求,随机生成的某一个环节却往往会大放异彩,学生则发挥出我不曾想像到的潜能。在这节课中,我预设了很多种朗读、讨论的方式,但是最终沿着学生的情感需求,采用了“角色转换”的方式,不想竟换来个“童趣盎然”。
一生上台,摇摆着小手,细声细气地说:“妈妈,我想到河里游泳,您带我去好吗?”
师:哟,我可爱的小鸭宝宝。妈妈告诉你,河水不深,你自己去游吧。
生:嘎嘎,嘎嘎。(该生摇摆着小手,边叫边下了“水”,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这一环节事先我并没有想到学生会演得这么好,一下子把我也带入了情境,下面的小朋友也来了劲,争先恐后地要当我的“小鸭宝宝”。于是,我就顺水推舟,继续当起了鸭妈妈。又请了几个小朋友上台表演了之后,我让全班小朋友都一起当我的“小鸭宝宝”。这下教室里热闹了,一下子都围到了讲台边上,对着我满脸稚气地叫了起来:
“妈妈,妈妈,我想到河里游泳,您带我去好吗?”
看到这有些乱的场面,我一边伸出手维持了一下秩序(怕太挤,挤坏了孩子),一边温和地说:“孩子们,河水不深,你们自己去游吧!”
在一片“嘎嘎嘎”声中,小朋友们“游”回了座位。
师:小鸭宝宝们,我们自己下水去试了试,都已经学会了游泳。那么,你们在学习游泳时有没有遇到什么事啊?
生1:妈妈,妈妈。我刚下水的时候,一只螃蟹咬住了我的脚。好痛!
师:那怎么办呀?
生1:我不害怕。用力踢了踢脚,它就掉下去了。
师:然后呢?
生1:我就继续学游泳。
师:真了不起!(握住这位小朋友的手)你是妈妈的骄傲,勇敢的小鸭宝宝。
生2:妈妈,妈妈。我在学游泳的时候,手流得很快,都把我冲到岸边了。
师:啊?那怎么办啊?
生2:我也不害怕。游啊游啊,就学会了游泳。
师:看来,你们在学游泳的过程中都遇到了不少难题。但是,都能勇敢地坚持学游泳。终于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河里游来游过。高兴吗?让我们一起高兴地读一读:
“过了几天,小鸭子学会了游泳。”
作为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有着爱幻想,他们爱把自己天真幼稚的感情注入到周围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中去,因此对于这拟人化的童话情境情有独钟。学生能不投入吗?看来,只有沿着学生的需求去创设的课堂情境才是有活力的,有生命力的。
我请了五个小朋友上台分角色朗读。一个当作者,一个当鸭妈妈,一个当小鸭,一个当老鹰,一个当小鹰。下面有很多小朋友都想上来读,因为没请到有些泄气。我马上鼓励他们:他们马上就要为我们表演朗读了,读完之后,我们就来当当记者,采访采访他们,怎么样?现在要求你们边听边在脑里想好问谁,问什么问题?
学生一下来劲了。台上的小朋友相互配合朗读之后,台下的小手如林。
生问:我想问小鸭,你到河里游泳的时候怕吗?
生答:刚开始很害怕。但我学会了就不害怕了。
生问:小鹰,你为什么想学会飞翔?
生答:因为我想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看看美丽的风景。
生问:鸭妈妈,小鸭叫你带他去学游泳。您为什么不带他去,而是叫他自己去呢?
生答:因为我想让小鸭子自己学会游泳。现在不会游,长大了怎么办呢?不会游泳就学不会捕鱼了。
生4:我要问作者。你读得还不够流利,应该多练一练。
(有时,台上的同学卡壳了,我就请台下的小朋友帮忙回答。)
在这样的交流中,一年级的孩子表现出了很强的自主性,很多问题及回答都出乎了老师的意料。
课后,我想到,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常常问问自己:你按儿童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了吗?你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想问题了吗?细想课中的很多细节,孩子眼中的世界确有许多独到之处,他们的许多见解极富独创性,常令我们这些成年人耳目一新。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来保护这种独创幼芽,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感受他们的思维过程,从而在我们的课堂上做到真正地关爱我们的孩子。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三
《自己去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对学生进行成长教育为专题,本课侧重对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学习生活本领的教育。本课故事情节很简单,基本上没有学生读不懂得词句。因此,课前我做了如下思考:
1、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不宜对课文逐字逐句分析,只需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在朗读中体会语感。如读小鸭子求妈妈带自己去游泳的内容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求”的语气。
2、大胆地让学生读,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读过以后通过老师引导,学生能继续从读中理解、体会,自己解决问题。
3、媒体展示学生可能没有见过的感性材料,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
4、表演朗读能最大限度的展示学生的表现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5、学生能力存在差异,理解程度会不同,应该认同阅读和认知个性。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围绕这些教学思想来组织教学,努力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但真正教起学生来,总会与教学设计有所偏差。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还有许多值得改进和探讨的地方。
其一、在朗读教学中,我注重“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配音读等)来体味课文语言,使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受到情感熏陶。学生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一遍遍的读,但总是不能深入。比如第一自然段中小鸭子鸭子说:“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学生没有读出请求的语气,如果这时老师引导一句:你想让妈妈答应你的请求时,怎么对妈妈说呢?这样,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很容易就会把请求的语气读出来了。一年级的朗读指导举足轻重,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点拨引导于关键处,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在自主感悟中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其二,在角色表演中,教师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使孩子们入情入境,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表现的愿望。如学生在感悟课文之后的分角色表演时,鸭妈妈在和小鸭子对话中的温柔和鼓励的语气与抚摸鸭头的动作,都展示出了自己对课文的感悟。但是,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我忙着结束这一课,所以关于表演的内容叫孩子上台次数不多,在课堂上,我发现有几个学生在忙着自己交流,即使我看了他们好几次,他们也无动于衷,过后了解,他们却这样说:“老师,刚才你叫表演的同学太少了,你又不叫我,我只好在下面演,你才能听得到。”学生的话使我感到尴尬,也引起我的深思,我们的教学到底是为谁服务呢?“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是课改的核心,作为教师,教学中不是为教案、为学时负责,而要时时处处为每一个学生着想,把学习的权利真正还给每个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真正使每一个孩子得到了发展。
最后,评价应注意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是一个认识、教育、提高的过程,把评价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评价他人的同时进行聆听观察、分析反思、组织表达,从而加深学生的体验,促进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老师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尤其是让生生之间进行评价时,应引导学生进行赏析性的评价,这样会使被评价的孩子得到激励,感受成功的喜悦;孩子在赞赏别人的优点时,也是在主动学习,积极接受。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与评价篇四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自强自立,勇于实践的精神,强调个体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并考虑到学生兴趣的需要,精心创设情境,巧妙的使学生通过思考、想象、交流、合作、表演等多种学习和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平等、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中通过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活动圆满的实现了教学目标。这一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吴老师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创设活动情境,使学生的求知欲贯穿始终,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学习。自己去吧教学反思_自己去吧教后感体会
上课伊始,吴老师用提问的方式激趣,并适时加以表扬。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整节课中,老师把许多设计精美的卡通标志送到学生的手中,更加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上教师生动的语言、夸张的动作,无疑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_自己去吧教后感体会
课堂气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尤其是对于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小同学来说,教师的亲和度直接影响着师生的交流。因此,我认为教学氛围的好坏是上好课的前提。课堂上教师用亲切、生动、平等的语言组织学习活动,这对于一名男教师来说更是难能可贵。比如:“老师知道你们都是好孩子,一定会做很多事。”、“你现在还小,还是未成年人,不能这样做,大家一定要记住不能做危险的事情。”等等。这些发自教师内心的谆谆教诲,不仅使学生感动,更使学生产生了与教师交流的渴望。在交流中,教师尊重学生的看法,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当今世界是科技的时代,“终身学习”早已不是一句口号。新课标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自学意识,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与课文主题“自己去吧”很好的实现了“自己学吧”这一目标。例如课的开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提出问题,并在后面的学习中很好的解决了问题。特别是在第四项中,教师更是放手让学生自学,并给予学法指导。
本节课初始,教师问“谁来说说你自己会做哪些事?是怎么学会的?”直奔主题,初步渗透自己这一概念。
在深入理解课文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大胆激发学生的想象。通过“妈妈为什么让他自己去爬树摘果子?”“如果妈妈说:‘孩子,你在树下等着,妈妈给你去摘。’并且妈妈以后总这样,结果会怎样?”等一系列问题的探讨,使学生理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以及“以后遇到困难时该如何解决”。同时,极大的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本节课中,朗读占了很大部分。在朗读中,学生自读自悟能够很快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简单地说,学生之所以能够读得出色,是因为对内容有了深入理解。所以以读代讲是本节课的一大特色。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进行教学,以学定教,本节课体现的非常明显。从开头的激情导入到朗读语气的指导,再到联系生活谈感受,处处体现“以学定教”这个指导思想。
总之,本节课中吴老师使每位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参与了课堂活动,不但使学生悟出了做事要自立自强、勇于实践,而且使学生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学到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五
今天早晨晨读的时候,带领学生预习了课文《自己去吧》,上午第一节课就是语文课,我们学习了这一课课文。
我在学生读熟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表演。我先找一名同学当小鸭,我当鸭妈妈,来进行模拟表演。哲哲同学自愿上来。他很有感情地说:“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我拍拍他的肩膀,说:“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哲哲就自己向前走了几步,开始自己学习游泳(做游泳的动作)。过了一会儿,他说:“妈妈,我学会游泳了!” 我说:“孩子,你真棒!夸夸自己吧!” 他高兴地跳了起来。他刚下去,就有很多同学举手也想表演。我提示同学们说:“小鸭学游泳,刚下水的时候他心里怎么想的?他在学游泳的时候会遇到什么困难?它是怎样克服的?它学会了游泳后心情会怎样?”大家都说出了自己不同的想法。于是我让同学们一起当小鸭,我当妈妈,大家一块表演。同学们都很投入,演的像模像样的。我又让同桌互相合作表演,同学们兴致都很高。
对于小鹰学飞翔的第二段,我让同学们自学,然后分角色朗读、表演。效果也很好。
学习了课文,我问同学们:“小鸭、小鹰棒不棒?为什么?”引出学做事情不能事事依赖父母。要自己学着做的道理。然后我问同学们:“仔细想一想,最近你都自己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同学们积极发言。郑思存同学说:“我看有的小朋友学滑冰很好,我就让妈妈给我买了旱冰鞋,我自己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终于自己学会了!”陈治国说:“我爸爸给我买了自行车,我自己学会的。”邵圣业说:“我喜欢打篮球,我妈妈给我买了一个篮球,我自己在小区的操场上练会投篮的。”魏玉萍说:“老师布置了每天要跳绳20个的作业后,妈妈给我买了跳绳,我自己练会了跳绳。”刘明昊也说:“我看有的小朋友买了滑板车,很好玩,我让妈妈给我买了滑板车,我很快就自己学会了。”……
看到同学们这样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想他们对这篇课文理解的也比较到位了。孩子们以后还会自己做更多的事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课堂的学习,扩展,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孩子们自己学、自己做事情的愿望。把语文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去,我想这是最好的!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与评价篇六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一段,并找到小鸭说的话。(出示: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这句话要读出小鸭心理很急又很有礼貌的语气,谁来试试?
生:(读的不流利)
师:谁来评评看?
生:(愣了一会儿)声音响亮
师:小鸭对妈妈很有礼貌,大家明白吗?我们对妈妈也要有礼貌。请大家更有礼貌的读读这句话。
在这里,老师直接呈现了一种理性的结论(是什么),没有引导学生,通过对语句的朗读和感受,对您、你的比较和品味,对好吗?的体验和感悟,接受教育,促使内化。这样的人文教育是游离于语言感受,只能成为说教。
师:(出示小鸭说: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我们也来当一回小鸭,学学小鸭对妈妈说的'话好吗?先自己试试,比一比谁学得最像。
生:(纷纷模仿,有的摇头晃脑)
师:(反馈后)老师听出来了,有的同学句子中的您读的特别有感情,大家还想试试吗?(学生又一次朗读)
师:小朋友,有没有想过小鸭称呼妈妈为什么用您而不用你呢?
生:(这下学生的话可多了)对妈妈尊敬,对妈妈有礼貌,对妈妈很亲热
师:都对,你们能把自己的感觉读出来吗?
(一时间书声琅琅,一会儿小手如林)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七
《自己去吧》是一篇内容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以对学生进行成长教育为专题,侧重对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学习生活本领的教育,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并且语言有童趣,课文以对话的形式讲述了小鸭学会游泳,小鹰学会飞翔的事,告诉我们不要事事依赖他人,只要相信自己,勇敢地去实践去锻练,就能学到本领。因而,在创设情景时,根据学生兴趣安排教学,给学生以亲切感,把学生领进了丰富多彩的童话故事中,以观察、阅读、提问、表演为主线,学习第一自然段,进行细读体悟,让学生在角色中感悟文字,全身心展示对角色的理解和体验,在表演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通过表演,展示自己的情感,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对生活充满信心,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因此,在学生认识了本课生字,通过阅读故事,领悟应该自己独立自主学习生活本领、通过朗读、问答、表演、等途径来学习感悟语言,体会课文的意思。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要树立自立的思想,自己能做的事情,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师:(出示课题:《自己去吧》)请大家读一读,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到哪里去。
生:我想知道“自己”是谁?
生:我想知道他要去干什么?
生:我想知道谁叫谁自己去?
生:我想知道为什么要让他自己去?
生:我想知道他自己去会不会有危险?他会出事了吗?
师:你们有这么多问题想知道,真好。《自己去吧》这篇课文把你们想知道的问题都明明白白地写着,自己去读读吧!
(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读拼音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师:瞧,今天天气多好!(出示彩图)小鸭第一次跟着妈妈到小溪边玩,小溪边真美呀…你能说说小溪边的美景吗?
生:蓝蓝的天、清清的水、绿绿的草地。
生:草地上还有许多美丽的小花。
生:河那边还有许多许多的大树。
师:是呀,小河边多美呀!
师:望着清清的河水,小鸭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小鸭想干什么呢?把书上小鸭子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
生:“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小鸭的心里怎么样?你能把小鸭和妈妈说话时的心情读出来吗?
生:“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你 把小鸭子非常想游泳的心情读出来。谁还想读?
生:“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谁还想游泳?大家自己来读吧。(把小鸭子非常想游泳的心情读出来。。)
生:“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生:“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他读得有点急切,你想不想读?(师指着举手的同学。)
生:“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晤,特别特别想去游泳。谁还来读?
生:“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能不能读快一点,让鸭妈妈听了就带你去游泳?大家一起读。
生:(齐声):“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鸭妈妈怎么说?妈妈带小鸭子去了吗?
生:妈妈没有带小鸭子去,妈妈说:“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师:妈妈是这样说的吗?在书上找出来读一读。
生:妈妈说:“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师:她读得不错,还会用上手势,摇摇头说不深。还有没有人想读?
生:妈妈说:“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师:读得真好。鸭妈妈为什么要让孩子自己去游泳呀?会不会有危险呢?
生:鸭妈妈认为小鸭子已经长大了。
生:鸭妈妈想让孩子学本领。
生:小鸭的身体和羽毛会游泳的,不会有危险的。
师:你是说小鸭的身体和羽毛有浮力,会帮助小鸭子游泳,是吗?
生:鸭子本来就是会游泳的,不会被淹死。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在河里看见过的?
师:原来是这样,谁再来读读鸭妈妈的话?
生:“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师:你读的真深情,奖你一颗五角星。
生:“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师:他读的也不错,还配上动作,也奖你一颗星。
师:小鸭子学会游泳了吗?是怎么学会的?
生:小鸭子学会游泳了,它学来学去就学会了。
生:小鸭子学会游泳了,它天天学就学会了。
生:小鸭子学会游泳了,过了几天它就学会游泳了。
师:把书上的这句话齐读一遍。
生: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
师:现在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段,我来当作者,读作者写的话,男孩子扮演小鸭子,读读小鸭子的话,女孩子当鸭妈妈读鸭妈妈的话。听懂了吗?
师:小鸭说:
男孩子:“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妈妈说:
女孩子:“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师: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
师:很好!男、女同学交换角色,再来一遍。(略)
师:现在我要请三个小朋友戴上头饰来表演故事,谁愿意上来表演?
生:小鸭说:
生:“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生: 妈妈说:
生:“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生: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
师:他们的表演真精彩,我们给他们鼓鼓掌。
师:刚才我们学了课文地一段,大家都很棒。现在我要请小朋友自己来学课文第二段,先看看图再读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你们能行的,自己去学吧!
生:(自学课文)
师:有什么问题吗?
生:有问题,课文最后一个词不懂。
师:谁能帮助他?
生:飞翔就是飞的意思。
生:飞翔就是飞得很高,飞得很远。
师:还有问题吗?老师有个问题,课文中的“自己”指的是谁呢?我不太明白,谁来告诉我?
生:“自己”是指我自己。
生:不对,“自己”是指小鹰自己。
生:是指小鹰。
师:再仔细去读读课文吧。
师:现在请小朋友了分角色表演第二段,每三个人一组,自主分配角色表演,然后交换角色,可以自己想词和配动作,表演得特别棒的请组长汇报,开始。(三分种后)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生:我懂得了学本领要自己学。
生:我懂得了学本领要不怕累,不怕苦。
生:我懂得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师小结:大家说得真好,学本领要自己学,从小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不依赖父母生活,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但是,做事前要动脑筋想一想,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要,注意安全。
师:最近,你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
生:我学会了跳绳,是体育课上学会的。
生:我学会了踢毽子,是邵羲敏教我的。
生:我学会了许多字,是老师上课的时候教我们的。
生:我学会了认识时钟。……
师:好极了,我们每天都在学好多本领,你们会越来越棒的!
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把读的权利交给学生,相信学生能读懂课文,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寻找自信的力量,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读的乐趣,并通过质疑解难,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了个性,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通过反复多次的对话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体会小鸭子和鸭妈妈不同的心情。《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第二段的学习中,发挥学生自主性,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主动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意识。表演这个环节,学生进入角色,通过分男女角色朗读和表演,利用停顿、语气、对话、动作等游戏的方式,使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有比较深刻的领会,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高潮。最后,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
但是,教师在的艺术性表现方面比较欠缺,语言表达不够完美,豁视给后进学生的表现机会。如果能用课件来展示童话的动画效果,让学生身临其境,效果会更佳。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与评价篇八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自己去吧》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对学生进行成长教育为专题,本课侧重对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学习生活本领的教育。本课故事情节很简单,讲的是小鸭和小鹰在**的鼓励下,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课文内容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能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在学生认识了本课生字、初读了课文之后,我决定,把第一个故事的阅读学习目标定位于:重点指导朗读,整合科学课程了解一些关于鸭子的科普常识来突破难点,领悟应该自己独立自主学习生活本领,通过观察、表演、朗读等途径来学习、感悟语言,体会课文的意思。让学生在角色中感悟文字,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下面,是第一个故事的教学片段介绍和我的反思。
……
出示课件:
伴着着音乐老师讲述:你们看那里有高高的树、绿绿的草、红红的花、清清的溪水,景色真美呀。鸭妈妈也带着小鸭子来到那里散步。小鸭子高兴地“嘎嘎”的叫起来。它看到清清的小溪会想什么呢?
生1:想下水玩一玩。
生2:多想到水里游一游呀。
生3:真想跳到水里去洗个澡!
师:小鸭子到底想到什么?请大家打开课本,找到小鸭子说的话,用铅笔画出来,自己读一读。
(学生开始读书。)
师:小鸭子说的是哪句话?
生:小鸭子说:“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你们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语气?
生1:急切的语气。
生2:恳求的语气。
师:谁来当小鸭子读一读?
生读。生评。
师:能不能读快一点,让鸭妈妈听了就带你去游泳?大家一起读。
生齐读。
师:鸭妈妈怎么说?谁来读读?
生读。
师:这只鸭**的语气是怎样的?
生1:很亲切。
生2:有鼓励的语气。
师:谁再读一读?
生读。生评。
师:她读得不错,还会用上手势,摇摇头说不深。还有没有人想读?
(同桌分角色表演读)
出示课件:
这时,有只鸡妈妈听到了鸭妈妈和小鸭子的对话,她对鸭妈妈说:你真狠心啊,一点都不爱自己的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游泳,要是淹死怎么办?要是我啊,才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去吃苦,去冒险呢!
师:同学们,听了鸭妈妈和鸡**的话,你们喜欢鸭妈妈还是鸡妈妈呢?为什么?
生1:(立刻答)我喜欢鸡妈妈,因为她很关心孩子,处处为自己的孩子着想。
生2:我喜欢书上的鸭妈妈。
师:为什么呀?(学鸡妈妈)我对你这么好,怕你淹死的呀。你怎么不喜欢我呢?
生1:因为我很想去游泳啊。
生2:因为我喜欢游泳。
生3:我很想自己去试试。
师:(学鸡妈妈)我真的很怕你们淹死。
生1:小溪里的水不深,不会被淹死的。
生2:鸭子不会淹死的,它们天生就会游泳。
师:(笑了笑)鸭妈妈是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呢?她这样做是为什么?我们来听听鸭妈妈是怎么说的吧。
出示课件:
播放鸭**的话:我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我这样做是为了锻炼它自己生活的本领。我的鸭宝宝身体扁扁的,有助于它在水里游;身上有油,使它在水里不易沉下去;趾间有蹼,就像小船的两只桨,一划动,就可以到处游来游去。这些会帮助它自己学会游泳的。
师:听了鸭**的话,你明白了什么?
生1:小鸭子自己能学会游泳。
生2:鸭妈妈这样做是为了锻炼小鸭子自己生活的本领。
生3:鸭妈妈是让它自己去做自己能做的、自己应该会做的事。
师:小鸭子是不是马上就学会了游泳?
生:不是。
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生:课文写了“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告诉我们小鸭是过了几天才学会了游泳的。
师启发想象:小鸭刚下水时是怎么想的?开始游泳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克服的?它学会了游泳后心情怎样?你们能不能表演一下?
(分小组讨论、表演)
指名学生表演。(进行评比,予以鼓励)
齐读第一自然段。
分角色背诵第一自然段。
师:刚才大家的表演真是精彩极了,非常有趣。课文后半部分小鹰学会飞翔的故事也很有趣,想学吗?有一个小朋友也很想学,他这样对我说
课件出示:老师,您能带我们学习小鹰学飞翔的故事吗?
指名生读。
师:你觉得我会怎么说?
生1:你去学吧。
生2:你自己去学吧。
生3:这个故事不难学,自己去学吧。
师:这正是老师想说的。那我们就自己学一学小鹰学飞翔的故事吧。
……
作为小学语文课改实验的教师,我们常常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怎样的语文课堂?我们教师应如何引领着孩子们步入语文天地,让孩子去感受、探究、体验、感悟,与文本对话,学有所获呢?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此为立足点展开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尊重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拓宽课文内容,给课文中的对话创设生动的故事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有助于理解课文对话。在教学中,我设计插入了一个故事情节,通过课件演示鸡妈妈和鸭**的话,一下子就把孩子学习、探究的兴趣激发出来了,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在指导学习第一个故事的基础上,我放手让学生按照学习方法自己去学习第二个故事,我仿照课文的句式设计了过渡语“老师,您能带我们学习小鹰学飞翔的故事吗?”“这个故事不难学,你自己去吧。”这样,既是学习方法的一个指导,又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欲望,学习的情感,创造“我要学”、“我想学”、“我自己能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语文课程标准》精辟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教学中,我着重指导学生朗读小鸭子和鸭**的对话,让学生感悟到小鸭的话要读出恳切、商量的语气,鸭妈妈要读出亲切、和蔼、鼓励的语气。通过个性化的朗读、表演读促进学生与文本的交流,来加深理解。
本文的难点是从读中领悟鸭妈妈为什么要她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课文中鸭妈妈只讲了一句“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小溪里的水不深,不会被淹死的。”这是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领悟到的。除了“水不深”之外,小鸭子自己天生的身体特点是小鸭子自己能学会游泳的重要原因,而对于这方面的知识,一年级学生懂得不多,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如果老师像讲解员一样去向低年级学生讲科普知识,学生不会很有兴趣。于是,我拓宽课文内容,在课文中插入创设了这样一个生动的故事情境,出示课件,设计了“听了鸭妈妈和鸡**的话,你们喜欢鸭妈妈还是鸡妈妈呢?为什么?”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学生实话实说,释放本真,教师则因势利导,让语文学科与科学课程相整合,渗透科普知识,一下子就把孩子学习、探究的兴趣激发出来了,让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让学生感悟到鸭妈妈这样做是为了锻炼小鸭子自己生活的本领,挖掘出了文本的内涵,突破了难点。
教学中,我启发学生想象“小鸭刚下水时是怎么想的?开始游泳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克服的?它学会了游泳后心情怎样?你们能不能表演一下?”让学生根据文本展开合理想象,促使学生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理解,符合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的思想。
语文教学应当是生动活泼的,充盈着丰富的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新课标改变了对语文教学那种传统的理解,打破语文教学那种教师问、学生答的定势,使语文教学活起来,使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多起来。表演是一种在理解文本基础上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表演时要发挥想象,加上适当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情等。这篇课文情节有趣,故事性强。通过学生想象、讨论,表演“小鸭子怎么自己第一次学会游泳”,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无拘无束地塑造并张扬自己的个性。师生双方都能在上课的快乐中挖掘创新的潜能,舒展个体的灵性,让语文课堂绽放绚丽的个性之花。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九
《自己去吧》是一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本课的教学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把读书和思考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我在设计教学策略时,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自渎、指名读、合作读、分角色读、配音)体味课文语言,感受小鸭与小鹰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本领的决心和毅力,在读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启发学生提问题,激活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受到情感熏陶。
本课设计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说一说”“读一读”“议一议”“演一演”的情境创设,使孩子们入情入境,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表现的愿望。如学生在感悟课文之后的分角色表演时,鸭妈妈在和小鸭对话中的温柔和鼓励的语气与抚摸鸭头的动作,都展示出了自己对课文的感悟。这些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培植了创新的幼芽!
在拓展活动中,结合本文特点,挖掘教材空间,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表达的空间。如小鸭学会游泳后回说些什么。此环节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如在感悟了全文后,在讲述自己最近学会的一件事时,有的学生说:爸妈白天工作,晚上还要做家务很辛苦,就在前几天他们做家务时,我悄悄地看着,现在已经学会了洗碗、扫地、擦地,我以后每天都要帮爸妈做家务。这一环节的设计即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促进了学生树立自主思想,美化了学生的心灵!
新课标提出,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范围内的方法交叉,在渗透与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课堂效率,如:在我的课件设计中,用“抢摘苹果”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感悟课文做了良好的铺垫,而生动的画面又活跃了教材,通过欣赏动画的形式,把整篇文章内容呈现给学生。给动画配音这一环节的设计又促使学生在较轻松地进入角色,让学生乐此不疲,争先恐后地参与学习,也使其语气、语调更加贴切,阔动了孩子们的多种感官,为语文增添了趣味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与评价篇十
《自己去吧》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对学生进行成长教育为专题,本课侧重对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学习生活本领的教育。本课故事情节很简单,基本上没有学生读不懂的词句。通过阅读故事,领悟应该自己独立自主学习生活本领。通过观察、表演、朗读、口语交际等途径来让学生学习感悟语言,体会课文的意思。教学中,重点采用了角色朗读和角色表演游戏的方式来进行。
我在思考:我们可以结合美术课,开展一次制作鸭子、小鹰头饰的活动,并且结合利用已有的材料制作头饰,了解鸭子、小鹰身体的个个部分与自己身体各个部分的区别。这样就把语文实践活动、美术课、科普知识的了解与语文课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了。
由于故事情节简单,所以,我当时安排学生通过练习“读出语气”来体会小鸭子和鸭妈妈当时的心情。从当时的效果来看,我觉得学生通过练习读以及我与学生的对话──喜欢哪一个,学生结合前面了解的科普知识,感悟了语言的意思,体会了当时小鸭子和鸭妈妈的感情。
不过,现在我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鸭妈妈说:“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这句话是故事中的重点语句,一方面说明了鸭妈妈“让孩子自己去”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说明:“这样的事情,你自己能做”,从而暗含了“自己的事情,你应该自己做”的道理。我觉得,对这句话,应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一下:除了小鸭子的身体特点以外,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什么?
在表演这个环节,学生进入角色,也就进入课文的情境;通过形体、语气体会、对话等方式,在游戏中,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有了比较深刻的领会。“假设”,促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解。我觉得,这样做是符合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的思想的。但是,本来这里可以“补救”解决的一个问题:“水不深”,这里,我还是没有意识到,教学中,也没有通过“参与”和“对话”引导学生去认识、体会。
总的评价自己这堂课的教学,在从学生的兴趣着眼,通过朗读、角色表演、游戏等方式,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言、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努力让语文课活起来,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等方面,还是比较成功的。但是,自己在把握语文课的特点方面,在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学习体味课文内涵方面还是有欠缺的。语文教学在注重了实践、兴趣、综合的同时,不能忘掉“本”──语言文字的学习领会。这是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的。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与评价篇十一
《自己去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
篇课文。本单元以对学生进行成长教育为专题,本课侧重对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学习生活本领的教育。本课是一
篇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语言富有童趣。故事内容能激励学生自强自立,学生读后能从受到启发和教育。课文基本上没有学生读不懂得词句。因此,课前我做了如下思考:
1、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不宜对课文逐字逐句分析,只需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在朗读中体会语感。如读小鸭子求妈妈带自己去游泳的内容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求”的语气。2、大胆地让学生读,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读过以后通过老师引导,学生能继续从读中理解、体会,自己解决问题。
3、媒体展示学生可能没有见过的感性材料,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
4、表演朗读能最大限度的展示学生的表现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5、学生能力存在差异,理解程度会不同,应该认同阅读和认知个性。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围绕这些教学
思想来组织教学,努力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但真正教起学生来,总会与
教学设计有所偏差。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还有许多值得改进和探讨的地方。
本课我的教学侧重点在教学小鸭学游泳这一自然段,通过初读、细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在老师引导下,让学生从读中感悟道理。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有亮点也有值得探讨与改进的地方。
其一、课上完后,我觉得有些环节的预设目标是不错的,比如让学生把小鸭的话读出礼貌、请求的语气。我并没有直接自己和学生说,要读出有礼貌的语气,而是出示两个句子进行比较读。“1、妈妈,你带我去游泳。2、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我的目的是让学生能从“您”、“好吗?”中,感悟到小鸭的有礼貌。不过这样做似乎也还没完全达到最佳效果。我觉得如果让学生扮演两只小鸭,读一读这两句话,让大家选自己喜欢的小鸭会更容易让一年级的小朋友感到真实,比单纯的字字比较,要真实的多。其二、让学生角色表演,这一环节还是比较成功,我觉得真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在角色表演前,我先让学生同桌练读,这是一个基础。学生喜欢表演,但是在没读好的情况下上台,效果可想而知。我的要求是读的好的才能上台,加上我准备了可爱的小鸭、鸭妈妈头饰,学生的积极性就显得很高,为了能有机会上台,我发现学生们在下面积极又认真地读着、表演着。当两个小朋友在上面表情时,我也分配任务给下面的同学,让他们当小导演,给予
评价。第一组,表演效果一般,但是经过小导演们的帮助,第二组小朋友表演的就很好了,把朗读的要点等都做到了。
其三、评价应注意促进学生的发展。
评价是一个认识、教育、提高的过程,把
评价交给学生,让他们在
评价他人的同时进行聆听观察、分析反思、组织表达,从而加深学生的体验,促进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老师把
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尤其是让生生之间进行
评价时,应引导学生进行赏析性的
评价,这样会使被
评价的孩子得到激励,感受成功的喜悦;孩子在赞赏别人的优点时,也是在主动学习,积极接受。但是,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还习惯性找别人的不足,这个以后还需加以引导的。
其四、我在设计教案时,采用了“一扶一放”的方法,看到的就是两段主题的相似性。两者都说明一个事情,小动物都学会了本领。但再深入细说,也可说他们之间是递进的。我是这样理解的:小鸭在文中提到的只是单纯想去游泳,而小鹰似乎想的要更多,它并没有说只想游泳,而是说“要去山那边看看”。它学飞翔的目的性就明确多了。
以上就是我上完《自己去吧》这
篇课文后的一点反思。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与评价篇十二《自己去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4课。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鸭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学会了游泳;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学会了飞翔。课文两段话结构相似,语言简洁,学生读起来琅琅上口;内容浅显易懂,想法和学生接近,易于被学生理解,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但感悟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他们自己去学会生活是本领,学生有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和点拨。课文内容有普遍的现实意义,通过小鸭和小鹰来折射学生中存在的依赖现象,让学生读后从中受到要自主,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的启发和教育。
另外,本课生字难度不大,学生应该能按要求掌握。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自、己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及学会本课的生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道理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设计了角色感悟,朗读见悟的课堂教学策略。在设计课件时注意创设情境,根据学生需求兴趣安排教学,给学生直观形象感受,把学生领进了丰富多彩的童话世界,以朗读为主线,主要学习第一自然段,进行细读体悟,让学生在角色中感悟文字,全身心展示对角色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同时,联系生活实际,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依赖大人现象(从爷爷奶奶帮背书包展开),让学生自己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联系自身实践来解决生活问题。
1、让学生了解并收集有关鸭子和鹰的科学知识。
2、根据需要,设计制作可行性课件。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前几天,老师发现了一个很美的地方,你们想去看看吗?好,那我们就出发吧!(点击,出示课文情景图一)看,这儿有绿绿的草地,弯弯的小河,多美啊!咦,谁已经在这儿啦?(小鸭和鸭妈妈)你能和她们打个招呼吗?仔细瞧,她们好象在说着什么事呢?
想知道吗?(点击,播放音乐,配乐朗读课文中的第一个故事。)
过渡:其实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自己去吧》。
二、揭示课题,读题,初读课文
1、读题:
指名学生带拼音读准课题。
题目中有三个生字宝宝想和小朋友交朋友呢,你能认识它们吗?认读自己吧三个生字。
拼音宝宝不见了,你能再读读题目吗?
2、题目会读了,我想小朋友已经急着想读读课文了吧,那就让我们翻开书本。读之前,让我们先看看,课文有几个故事?老师刚才读的是第几个故事?你能给这个故事起个名吗?(板书:小鸭学游泳)下面就请小朋友试着把第一个故事读准读通。
3、学生自由读课文。
4、反馈读:注意读准您、带等字的读音。
过渡:小朋友,光读准课文还不够,还要试着读懂。怎么读懂呢,就要用心去读,把自己当成小鸭,如果这样,那老师就是鸭妈妈了,能亲热地叫我一声吗?妈妈带着你们一起去河边玩吧,看到清清的河水,你们想干什么呢?
三、引导学习小鸭学游泳的故事,深入感悟课文的对话部分
1、体会读小鸭的话: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如果你是当时的小鸭,你会怎么对妈妈说呢?引导:
小鸭很想去游泳吗?请你用很想很想去的语气读读。
小鸭第一次来到河边,面对河水,它害怕吗?试着读出害怕的语气。
小鸭对自己不是很有信心,你能试着用这种语气读读吗。
你还体会到了什么,请你用自己的语气来表现,读读。
2、体会鸭妈妈的话:河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鸭妈妈怎么那么狠心让自己的孩子一个人去游泳呢,她不怕小鸭子淹死啊?引导:
河水不深,鸭妈妈知道小鸭没事的,试着读出鸭妈妈并不是很着急的语气,注意河水不深几个字。
联系你收集的关于鸭子的知识,说说鸭子(可让小朋友指出画中鸭子脚上的蹼加以理解)有适合游泳的特点,所以鸭妈妈知道小鸭子不会有事的,试着读出鸭妈妈很放心的语气。
鸭妈妈想让自己的孩子多锻炼锻炼,让自己的孩子独立去做事。你自己的妈妈让你自己去做事的时候会怎么说,你能学着读读这句话吗?
你还体会到了什么,请你用自己的语气来表现,读读。
3、合作读对话: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4、小鸭子在妈妈的鼓励下,学会游泳了吗?(出示小鸭子在欢快地游泳的画面。)小鸭学会了,它的心情会怎样?你试着读读小鸭的话。 (点击出示小鸭学会了游泳。)
过渡:小鸭学游泳的故事很有趣,小鹰学飞翔的故事也很有趣哦,想学吗?有个小朋友也很想学,还对我说了一句话呢:老师,您能带我们去学这个故事吗?你猜我是怎么回答的?(自己去学吧。)
四、放手让学生读懂学懂小鹰学飞翔的故事
(点击,出示课文情景图二)
1、自己读准读通。
2、自己试着读懂。
3、汇报反馈。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你读明白了什么。
过渡:小鸭和小鹰通过自己的努力,分别学会了一种本领。这让我想起几天前看见的一件事,小朋友一放学,爷爷奶奶就忙着接过小朋友手中的书包,宝贝似的领回家了,学了这个故事后,如果你再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五、联系生活实际,活化语文
1、在家中,还有哪些事,小朋友可以自己做呢,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对爸爸妈妈说?
2、老师送给小朋友一首儿歌,希望大家像儿歌中的小朋友一样越来越能干(点击,出示儿歌): 我自己干
妈妈别帮我穿衣,
爸爸别帮我穿袜,
爷爷别帮我洗脸,
奶奶别喂我吃饭,
我都已经长大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过渡:这节课最后,要小朋友自己学会一件事,把自己这两个字写好。
六、指导书写自己两个字
1、范写: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个字的写法。
自:第一笔撇从竖中线起笔,先重后轻。目要写得居中。
己:第二笔写在横中线上。第三笔不出头。
2、学生边对照边写。
3、投影反馈,纠正。
1、文学童话的特征: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童话中的种种幻想,都根植于现实,是生活的一种折光。例如本课就是通过小鸭、小鹰来折射学生中存在的依赖现象,并以此来教育学生。从表现题材上看,本篇课文属于文学童话,又称品德童话。
2、鸭子的特点:鸭子的趾间有蹼,在水中起到类似于船桨的作用,另外,其身扁平,其毛外面有一层釉质,这些都是鸭子适应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1、朗读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对于初入学的儿童来说,读的方法还是需要慢慢培养的。在学习《自己去吧》的过程中,着力创设情境,开展了多层次、多视角的读。个人读、小组读、齐读,指明读、比赛读、分角色读,这是形式上的读,更重要的是体验感悟读,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并试着在朗读中体现出来,如在体验小鸭和鸭妈妈的对话中,因为注意了引导从不同角度去感悟,学生才会有自己独特的体验,才能慢慢使学生向个性朗读的方向努力。
2、语文的学习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课标一语道出了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土壤。教学中,必须将课堂与生活进行有效地整合。本课是一篇童话,童话虽有幻想,但这幻想也是根植于现实,是生活的一种折光。小鸭和小鹰的表现就折射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依赖现象。低年级学生大多在父辈祖辈的全心呵护下,自己独立做事的意识和能力都不强。因此,本课的教学中要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通过亲身实践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在本课中,值得反思的另外一点就是,由于考虑了在时间上课文两个故事学习的衔接性,考虑了课文与生活的整合,忽略了识字的环节,学生在这一块的学习还是很不够的。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与评价篇十三
著名教育家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主动探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标新立异,从而开拓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自己去吧》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对学生进行成长教育为专题,本课侧重对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学习生活本领的教育。本课故事情节很简单,基本上没有学生读不懂得词句。因此,在学生认识了本课生字、熟读了课文之后,我决定,把第一个故事的阅读学习目标的定位于“结合课文学习,了解一些关于鸭子的科普常识、通过阅读故事,领悟应该自己独立自主学习生活本领。通过观察、表演、朗读、口语交际等途径来学习感悟语言,体会课文的意思。教学中,重点采用了角色朗读和角色表演游戏的方式来进行。下面,是第一个故事的教学片断介绍和我的反思。
一、情境激趣,导入课文。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教者在整个教学的活动中,始终是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时时以肯定、表扬和激励的话语来鼓动学生,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获得安全的心理环境。在教《自己去吧》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动画故事。(课件演示)
师:这个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呢?
生:有小鸭和鸭**,还有小鹰和鹰**。
(师随机贴出四张动物图片)
师:你们喜欢这些小动物吗?
生:喜欢。
师:你想和它们交朋友吗?
生:(大声喊)想。
师:让我们亲切地与他们打声招呼吧!
师:现在,陆老师就像一只鸭**,带着我们班44只小鸭子去玩,我们一边玩一边学,好吗?
生:好。
师:把桌子上的小鸭子贴图,像老师一样贴在胸前,看谁贴得最快。陆老师手上有许多小鱼,如果哪个小鸭子表现好,就奖他一条小鱼。
(把课文内容稍作修改制作成动画故事展示给学生,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同时使学生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然后,通过游戏,创设了一个能把学生领入意境的学习情境,利用儿童的好奇、好胜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老师和学生一起“玩”,教师和学生拉近了距离,创设了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获得了最佳的心理效应。)
师:(出示一只鸭子图案)仔细观察一下鸭子的身体,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身体扁扁的。
生:鸭子的脚连起来的。
师:鸭子的脚连起来有什么用?
生:帮鸭子游泳。
生:它的鸭掌可以帮助它游泳。
师:鸭掌还有什么名字?
生:脚。
生:腿。
生:蹼。
师:扁扁的身体和蹼可以帮助我们游泳,你知道我们鸭子有什么本事了吗?
生:知道了。
做过调查:一年级的小孩子。多数人不知道这些知识。如果不让学生有所了解,那么,学生对鸭***做法就会不理解——没人保护,万一淹死怎么办?孩子们已有的经验:初学游泳时,需要有大人或专门的救生员来保护的。了解一些科普知识,对学生解决自己已有经验与课文内容冲突时有帮助的。再有,我认为,语文本身是个综合学科,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普知识本身,正是体现了新课程综合性的特点。
不过,我现在也在思考:是不是一定要在语文课堂上来引导学生了解这些知识?我想,倘若在课上不太合适,我们可以在结合美术课,开展一次制作鸭子、小鹰头饰的活动,并且结合利用已有的材料制作头饰,了解鸭子、小鹰身体的各个部分与自己身体各个部分的区别。这样,就把语文实践活动、美术课、科普知识的了解与语文课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了。)
二、提出要求,自读课文
师:想不想自己读一读这个故事?
师:请用自己喜欢的办法把这个故事读得正确,读好听。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有了明确自读方法后,再让学生借助拼音大声自由读课文。这样朗读效果更佳。)
三、练习朗读,体会情感
师点击课件出示第一幅图,你们听,小鸭在与**说话呢?他在说什么呀?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找到小鸭子说的话,用铅笔画出来,自己读一读。
(学生开始读书。)
师:小鸭在说什么呀?
生:小鸭子说:“**,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同意的举手。(学生纷纷举手。)
教师点击课件,在小鸭上方出示句子:“**。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哪只小鸭子来读这句话。
生:“**。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你读得真好。谁还想读?把小鸭子非常想游泳的心情读出来。
生:**,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这个小朋友有个地方读得特别好!“鸭**”忍不住要答应他的请求了。还有谁也能用这种语气来读?
生:**,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唔,特别特别想去游泳。谁还来读?
生:**,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师:听了你的朗读,老师好像真的看到了小鸭在请求**带他去游泳。谁能加上动作读读这句话。
同桌边做动作边读这句话,再指名一生演读。
师:听了小鸭的话,鸭**怎么回答?请到课文里去找一找。
生:**说:“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教师出示句子:“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师:自己读读这句话,然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开始自己读)
师:哪只小鸭子听懂了鸭***话?
生;我知道了小溪里的水是不深的。
生:我读懂了水是很浅的。
生:我明白了鸭**叫小鸭子自己去游泳。
师:谁愿意做鸭**来读这句话。
生:“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师:她读得不错,还会用上手势,摇摇头说不深。还有没有人想读?
生:**说:“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师:读得真好。这只鸭**怎么这么狠心呀?让刚出世的孩子自己去游泳,要是淹死了怎么办?要是我,我可不让你去的呀。你喜欢哪只鸭**?喜欢我这只鸭**,还是书上的鸭**?
生:我喜欢陆老师这只鸭**。
师:噢,是吗?(很高兴的样子)
生:我喜欢书上的鸭**。
师:为什么呀?(皱着眉故作沉思状)我对你这么好,怕你淹死的呀。你怎么不喜欢我呢?
生:因为我要去游泳啊。
生:因为我喜欢游泳啊。
师:我真的很怕你们淹死,怎么办?
生:它的身体和它的脚掌会帮我们游泳。
师:原来是这样,鸭**知道我们的天生的本事就是游泳,是不会被淹死的。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师:你读得不仅有感情,而且有表情。谁还愿意读?
生:**说:“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师:读得好,我把一条小鱼奖给你,谁还想吃小鱼?
生:**说:“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再奖一条小鱼。)
(由于故事情节简单,所以,我当时安排学生通过让学生练习“读出语气”来体会小鸭子和鸭**当时的心情。从当时的效果来看,我觉得学生通过练习读以及我与学生的对话——喜欢哪一个,学生结合前面了解的科普知识。感悟了语言的意思,体会了当时小鸭子和鸭***感情。
不过,现在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鸭**说:“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这句话是故事中的重点语句,一方面说明了鸭**“让孩子自己去”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说明:“这样的事情,你自己能做”,从而暗含了“自己的事情,你应该自己做”这样的道理。我觉得,对这句话,应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一下:除了小鸭子的身体特点以外,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什么?从而使学生感悟课文要表达的意思——对学生进行生活态度教育。)
四、角色表演,活化语文
师:我们班同学读书很好听,你们能不能一边读一边表演?
生:能。
师:自己先在下边练习练习。谁表演的好就戴上这个漂亮的头饰上来表演。(学生练习自由表演)
师:(请两个学生来表演)
第一次表演:
鸭宝宝:呷呷呷,****,带我去游泳好吗?
鸭**: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鸭宝宝:(站着不动。)
鸭**:还站着干什么?快去游吧。
鸭宝宝:(学鸭子游来游去。)**,我学会了游泳。
(各奖一条小鱼。)
师:假设你自己就是这个小鸭子或者鸭**,你的做法、想法和课文中完全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你会怎么做?大家想一想,然后,我再请同学来表演。(学生又开始自己做准备)
第二次表演:
鸭**:(饰演**)今天天气很好,你看这条小溪里的水很清,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鸭宝宝:(饰演小鸭子)我害怕哦**。
鸭**:你一定行的。
鸭宝宝:我不敢去嘛。
鸭**对着下边的同学们说:下边的小鸭子们,你们谁来帮帮我的鸭宝宝?
下边的同学纷纷举手
生:你的脚掌会帮助你的。
生:你的扁扁身体会帮助你的。
生:你身上的羽毛会帮助你的。
师(补充):是呀,鸭子身上的羽毛有油,也会帮它游泳的。
鸭**:你知道了吗?你快点去游泳。
鸭宝宝:鸭子身体是扁扁的,我可是肥肥的,怎么游阿?(学生哄堂大笑。)
大家对他说:快去吧,快去吧!你自己试一下嘛!
鸭宝宝:那好吧,我去试试。希望我能活着回来见大家。
饰演小鸭子的同学做游泳状,游来游去,又拍着肚子对大家说:哎呀,原来游泳这么好玩,原来肥肥也可以游泳,真是谢谢大家。
师:呀,你真是一只勇敢的小鸭子哦!
(各奖一条小鱼。)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通过创设情境,角色表演,引得学生自读自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供学生机会和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对课文进行二度创作。
表演这个环节,学生进入角色,也就进入了课文的情境;通过形体、语气体会、对话等方式,在游戏中,学生对课文的语言的到了比较深刻的领会。“假设”,促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解。我觉得,这样做是符合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的思想的。
但是,本来这里可以“补救”解决的一个问题:“水不深”,这里,我还是没有意识到,教学中,也没有通过“参与”和“对话”引导学生去认识、体会。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一年级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总的自己觉得从学生的兴趣着眼,通过朗读、角色表演游戏等方式,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言、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努力让语文课活起来,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方面,还是比较成功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读,理解内容
第一步:初读,整体感知。首先让学生借助拼音尝试大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朗读时音要正确。不错读,不添字,不漏字,不唱读,重点读准生字字音。如果课文有长句子,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好自然停顿,训练领悟自然停顿的一般规律,为理解词句意思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步:细读,理解意思。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结合插图进行细致的有重点的朗读训练,以更好地理解体会有关词句的意思。达到顺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句的目的。课文的插图,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体会重要词句的有效工具。教学时,可先指导看图,思考:图上画着谁与谁,它们在干什么等引导问题。然后,朗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有关词句,提出来讨论解决。
第三步:品读,体验情感。可分角色进行朗读,要求读出适当的语气,恰当的语调,缓急的语速,轻重的语音。边读边想像。他们在说话时,小鸭子既懂礼貌,请兴奋恳切的神态,鸭**语重心长的样子。
二、演,明白事理
在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把课文内容表演出来,让学生自己扮演小鸭子和鸭**,戴上头饰进行艺术再创造,身临其境地体验情感,在表演中发展语言,明白事理,领悟应该自己独立自主学习生活本领。让学生在说与动的快乐气氛中受到教育,尝到成功的喜悦。可分两步进行:
(一)课文内容再现。首先让学生根据课文中对话内容,同桌自由练习,然后选最好的一对,戴上头饰,在前台表演,要让这些表演者演出课文中已写出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演出课文中没写出的内容,如开始,小鸭子是怎么想的?游泳回来后又是怎么说的?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体验,去感受,训练学生的想像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强化学生的语感。
(二)课文内容的扩展。在表演完课文内容后,为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仿照课文对话的形式。想像小鸭子学会了游泳后会对**说些什么?**又会怎么说?通过训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促进认识和体验的升华。
但是,自己在把握语文课的特点方面,在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学习体味内在含蕴方面还是有欠缺的。语文教学,在注重了实践、兴趣、综合的同时,不能忘掉“本”——语言文字的学习领会。这是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的。)
通过这一课的学实践,我深切体会到主动探究在教学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学生学习拼音、认识生字的过程往往枯燥乏味,加之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教师面向全班学生教学时,那些注意力易分散、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容易走神;但当两人面对面合作时,学生就有一种被关注,被重视的感觉,他的注意力更能集中,情感更投入,兴趣更浓。
二、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
一年级的学生对学习的过程、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因此,我抛开一些死板的课堂纪律,让学生通过合作动口、动手、动脑。在口语交际中更离不开主动探究的形式。一个班四、五十人,每个学生说一句,一节课的时间可能就差不多了。主动探究可将几个人的学习时间扩展到全班范围内,给每个孩子说的机会和权利。这时主动探究就充分利用了课程资源中的学生人力资源,让孩子们既当老师又当学生,既当听众又当演说家,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三、主动探究,有效地体现了面向每个学生的教学原则。
在课堂上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或给学生一次表现的机会,很多学生举手了,他们都想参与。但能回答问题或能表现自己的学生只有一人或几个。
四、主动探究,较好地发挥了学生自评互评的作用。
学生能力的评价不能只进行书面测试,在过程性的评价中,教师一个人很难完成对全班同学的听、说、读能力的评价。而主动探究可以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进行自评、互评。
总之,主动探究在教学中发挥出了很大的作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尊重他人,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它是一种便于操作、效果较好的课堂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