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高三政治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三政治必修三课本篇一
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1)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哲学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2、重要意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3、怎样做到:
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三、实践及其特点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①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3、基本形式:①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变革社会的实践③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高三政治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三政治必修三课本篇二
了解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
(1)含义: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途径:①商业活动。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②人口迁徙。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③教育。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文化传播是教育的重要功能。
④聚会、旅游,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3)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大众传媒
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今天,全球范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紧密、便捷,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高三政治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三政治必修三课本篇三
1.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宏观)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宏观、微观考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怎样坚持从实际出发)
3.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宏观、微观考查原理内容及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怎样实事求是)
4.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宏观、微观考查怎样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5.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宏观)
6.整体和局部的辩证关系(宏观、微观)
7.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宏观、微观考查怎样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8.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宏观、微观考查原理内容)
9.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宏观、微观考查原理内容)
10.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宏观)
11.矛盾的对立统一(宏观、微观)
12.矛盾的普遍性(宏观、微观)
13.矛盾的特殊性(宏观、微观考查怎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宏观、微观)
15.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宏观、微观)
16.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宏观、微观考查分析的重要性)
17.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宏观、微观考查怎样坚持矛盾分析法)
18.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宏观)
19.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宏观)
20.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辩证关系(宏观、微观考查怎样体现实践决定认识、实践和理论的辩证关系)
21.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宏观、微观)
22.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辩证关系(宏观、微观)
2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宏观、微观考查原理内容)
24.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宏观、微观)
25.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关系(宏观)
26.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微观)
27.人生价值及其实现(宏观、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