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秋心得体会100字篇一
中秋节是个传统的节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这晚的月亮比其他的月亮更圆更亮,所以又叫做月夕,这一夜全家团圆。在远方他乡的亲人,也匆匆忙忙地赶过来过节,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所以人们又把中秋节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的下午,我们来到了奶奶家,奶奶早已把美味的菜肴放在桌子上了。有香喷喷的鸡肉,有新鲜的猪肉,还有河塘网的鱼……
我问奶奶:“奶奶,你烧这么多菜,不累呀!”奶奶说:“好不容易才盼望到中秋节,怎么会累呢?”
我们这里的风俗有:吃月饼、赏月、吃团圆饭等。
可是,这一次中秋节没月亮。
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年中秋节真不可思议。
中秋心得体会范文4
晚霞褪尽夜幕降临,说话声和孩子们的玩耍声不断在我耳边回荡着。这时,月亮还没有出来,但我们却坐在天台上面等待着月亮了。
月亮终于露出了脸,羞答答的月姑娘仿佛不好意思地顺手撕下一块云遮住了自己。但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她终于鼓起勇气迈进,到达那没有云的地方,它穿过一缕缕的薄云,停留在最高处挥手向人们问好。这时,我想到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一首诗歌令我想起驻守在边疆的战士却在中秋节不能与家人团聚。
这个时候周围邻居们已经放起了鞭炮,而且我们是也是不可缺少的。只听见一声巨响,我们在响声里高兴地欢呼,一阵阵巨响之后,我们各自做自己的事情。有的在畅所欲言,有的在吃月饼,有的在玩耍,还有的在一边看月亮一边吃田螺,这个场景显得十分热闹!
现在已经是深夜了,但欢笑声和说话声仍然在我耳边回荡着。一个欢笑,一个欢呼,给中秋节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中秋心得体会100字篇二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
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心得体会100字篇三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这个时候人们都要吃月饼,赏月,和家人团圆。“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节的月亮是最圆最亮的,也是最富有诗意画情的。我遐想着中秋节关于月亮的美妙故事,带着这些憧憬,中秋节这天晚上,我催促着爸爸妈妈到天台上赏月。
我和妈妈带上了月饼、饮料和水果,爸爸带上了红酒,我们在仙境般的银色月光下席地而坐,月光洒在我们的脸上、水果上、酒杯上……那轮明月在深蓝色天空的衬托下,伴着凉爽的秋风,显得极洁白,极温柔,极细腻,极清新。
夜愈深,天空反倒愈加明亮。月亮周围的七彩光晕变幻成了一个大玉盘,把月光盛在其中,看起来好似一个大大的月饼,让人垂涎三尺。月影悠悠,在那一泓碧水里荡漾,皎洁的月光,圆润的线条,使大地仿佛成了一幅镶嵌在银色镜框里的水墨画;远处的山坡隐匿在雾一样的月辉之中,扑朔迷离,朦朦胧胧,显得那样的神秘莫测。
我静静地站在月光下,抬头仰望:月光如水,像瀑布一泻千里。所到之处,屋顶、小路,仿佛变成了小池,闪动着银色的涟漪:月光如影,悄然映照在大树上,又顽皮地透过那繁茂的枝叶,一丝丝淌下来,在地上留下斑斑点点的银色,宛如天上的繁星;月光如纱,皎洁的明月在空中一会儿慵懒而自由地漫步,一会儿又偷偷地钻进云朵里,只透出朦朦胧胧的光亮,隐隐地照在草地上,好似给花草们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
听!树叶“沙沙沙”,赞许地鼓起了掌,它一定是喜欢这月色;青蛙“呱呱呱”地唱起了欢快的歌,它一定是赞美这月色;多嘴的蝈蝈也忍不住赞叹起来:“美呀美呀!”,各种各样的声音混在一起,为月亮唱起了赞美的歌。天上的星星听见了,一个个像顽皮的孩子眨着眼睛,用好奇的目光瞅着大地。月亮高高地挂在天空上,柔和的光洒向大地,并照在我的脸上,就像给我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望着又圆又大的明月,心想:是不是每个人此时都沉浸在团圆的幸福气氛中呢?那些留守儿童是不是已投入了爸爸和妈妈的怀抱?那些外出打工的人们现在是否和家人团聚?那些军人们现在是不是在和自己的亲人们共进晚餐?我遐想着,仿佛那些美好的场面已浮现于我的眼帘……
中秋心得体会100字篇四
秋天,在这个节日繁多的季节里,谁都不会忘记“中秋节”,谁都不会忘记这七个字:“花好月圆人团圆”。
中秋节的那天晚上,只见街道旁灯火通明,广场上围满了男女老少。大家三个一团,五个一伙地聚在一起,餐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人们在那儿绘声绘色地谈天说地,脸上洋溢着幸福而欢喜的笑容,共享着天伦之乐。
“快看啊!‘玉盘’出现了,好圆好圆。”一个小朋友激动地站了起来,边说边伸出手朝远方的‘玉盘’指去。我仰起头来,那‘玉盘’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似的羞涩地躲进了云层里,等我转过身去,它又从“棉花”里小心翼翼地钻了出来,仿佛正在跟我玩“躲猫猫”的游戏呢,真有趣!正在我出神地欣赏着美丽的圆月时,突然想起了最爱听的故事:嫦娥奔月,此时此刻,我多么想邀请嫦娥和玉兔到我们人间来共度一个欢快的中秋夜啊!那样,她们就不会再孤独寂寞啦。
正在我高兴不已的时候,来了一位风独残年的老婆婆,她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可是,在老人的脸上却看不到一点兴奋的表情,而只是有一丝丝愁怅和寂寞。
我上前去探问道:“老婆婆,这么喜庆的节日里,您为什么不高兴呀?”她忧伤地指着月亮说:“今年的中秋节,儿子又没能回来,看着别人一家团圆在一起喜洋洋地,唯有我……唉!”老人长长地叹了口气,顿时眼里已溢满了泪水。“别伤心了老婆婆……”在我的安慰下,老婆婆的心情终于有了一些好转。
我终于知道,中秋节最意味着什么了,意味着人人团圆。而眼前这位可怜的老婆婆却没有感受到团圆的滋味,在中秋节里,人们最期待的就是与家人团聚了,但是我从这位老人那满是忧郁的眼神里读到的是,老人已经很久没有和自己的儿子聚在一起了。
我再次看了看夜空中那明亮的圆月,第一次感觉到,连月亮也在为老人的不幸而默默地“哭泣”呢!是啊,我不禁感慨道,此时此刻,在这月圆之夜,在祖国的四面八方,有许许多多的人们都还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着,其实他们内心里是多么渴望着与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们团圆啊!可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他们却不得不牺牲这一美好的时刻,他们那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啊!
这次中秋节,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但同时,我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团圆”二字的意义。我在心中默默地祈祷与祝福着,期盼着明年的中秋节,那位老婆婆能够与自己心爱的儿子共同度过,愿普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够团团圆圆,幸福平安!
中秋心得体会100字篇五
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中秋节的月亮总是那么圆那么亮,就像人们手中那甜甜的月饼,久看不厌,久吃不腻,还是那么地令人回味无穷。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这到使我想起了那个月宫孤栖的嫦娥,那一个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神话传说。也许这一则略带悲剧色彩的传说在于流传中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古人,古人也把自己的感情带进了这一轮中秋皓月。
中秋到了,人们无论再怎么忙,也一定要赶回家和家人吃团圆饭。让人奇怪的是:在中秋节,人们为什么都会做同样的事呢?就为一家团聚?对!亲人在一起的时间是珍贵的,中秋节的意义正是团团圆圆!
在祖国的大地上,有多少日思夜想的亲人不能团聚,有多少战士守卫着祖国的边疆,保卫着祖国的领土,在我们度过美好的中秋之夜之时,他们却不能与家人团聚,只能将他们的相思之情寄与明月,让明月之光传递到家乡,表达对亲人的祝福。每逢中秋佳节,人们便将思念之情寄与广寒宫中的嫦娥,让她带给亲人祝福—平安,使亲人快乐幸福的度过这美好的中秋之夜。
中秋之夜,也是个不眠之夜。望着圆圆的月亮,即使远在他乡异客,也会感到节日的欢乐。
每当到了八月十五那天,皎洁的月光像在地上铺了一层白霜,圆圆的月亮高高悬挂,身边不时还有几朵云彩,秋风瑟瑟,徐徐地吹着小风。在这样悠闲的环境下,能与家人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月,谈谈最近的生活,这可是一件令人非常愉快的事。
夜深了,温柔的月光洒满大地,一切都像披上了层银纱。房屋、树木都睡了,它们像睡在无比宽大的“摇篮”里。我也睡觉了,圆圆的月亮伴着我进入了圆圆的梦。
中秋心得体会100字篇六
中秋节又名仲秋节,也叫团圆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第二大节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别的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形成的。
中秋节有着一段凄美的传说:相传古时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庄稼枯死,大地冒烟,一名叫后羿的英雄,登上昆仑山,挽弓搭箭,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因而很受人敬仰。后来,他娶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子--嫦娥。有一天,后羿上昆仑山求道,巧遇王母,赐予长生丹,后羿不忍心撇下嫦娥,将仙丹交与嫦娥。不料被小人蓬蒙发现。
一天,蓬蒙趁后羿狩猎之时,叫嫦娥交出灵丹,嫦娥当机立断,将丹吞下,于是就飞天成仙,借住月亮上。后羿回家了解了事情的原委,痛不欲生,他追啊,跑啊,可是,他跑月亮也跑,他停月亮也停。他知道再也追不回嫦娥了,他举头望着天空中的一轮明月,突然发现月亮里仿佛出现了嫦娥的身影。后羿赶紧在院子里摆上嫦娥最喜欢的糕点,以此纪念嫦娥。从此,这一中秋祭月的习俗就这样流传开了。
月饼的出现始于元朝,由于元朝的残酷统治,中原广大人民纷纷起义,当时朝廷搜查得十分紧,军师刘伯恩想出妙计,将纸条放进饼中,纸条上写着:“八月十五起义。”再将饼运进义军军营,八月十五,一举攻城,攻下了元大都,朱元璋欣喜若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将“月饼”作为食品赏赐群臣。于是,中秋就有了吃月饼的习俗。
中秋不仅是一个充满美丽传说的节日,也是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节日,从古至今,有许多文人墨客为之写下一篇篇不朽的着作,有的咏月颂月,还有借月抒怀。苏轼的《水调歌头》,王唯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让人想起远在异乡的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
妈妈拿出一盒包装精美的月饼,拿出刀切开一瞧,绿茶的,我们尝了尝几口,带有浓浓的茶香味!妈妈又切出第二个,原来是牛肉的,硬硬的,甜中带咸。当切出第三个时,一看是莲蓉的,我们尝了尝,又酸又甜,真是好味道!在中秋前夕,听着关于中秋的美丽传说,品着甜甜的月饼,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中秋节气息。
中秋心得体会100字篇七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我想惟有经历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才会有这种情感、心境和内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
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妈妈每年都要亲手给我们做月饼吃。妈妈做的月饼外观象大饼,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
馅,也很特别,主料是红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红丝,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饼,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轻人情有独钟。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欲滴!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因为从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变迁。
你看,农家餐桌上,除家禽肉类,传统的蔬菜等食品外,越来越多的餐桌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肉类、蔬菜、海鲜。
“无酒不成筵席”,喜庆的日子,中国人总要饮一点酒。过去,多是二锅头等高度白酒,现在人头马、茅台等国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这些都预示着祖国经济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红火。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蓝图上的规划和设想,而是逐渐成为千家万户实实在在的生活写真。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愿意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中秋节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圆、更明,更祈望我的亲人愈加健康、我的家乡愈加美丽、富饶;也从内心起期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或许,这就是我中秋情结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