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美丽乡村建设标语篇一
案由:我县扶贫攻坚已到决战阶段,极大部分贫困户存在的普遍问题是老弱病残多,劳动力欠缺或许文化水平低,导致打工就业困难;耕地少,经济基础薄弱,且缺乏科技意识,导致靠田靠地无法脱贫。房前屋后田边地角荒山野岭发展养蜂项目,则是适合贫困群体脱贫致富的好项目。蜜蜂生产蜂蜜,需要自外界采集植物的花蜜才能酿成蜂蜜,蜜源是养蜂生产的物质基础。尽管我县具有生态条件好、植被丰富、基础蜂群多的优势,但是,在蜜源均衡轮供的问题上,也有一定的局限。其中最突出的就是6、7、8三个月夏季蜜源不足。养蜂项目的成败,关键在蜜源。在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中有目的的结合蜜源植物种植,不仅美化环境,打造景观,实现生物多样性,为乡村旅游奠定基础,也能解决养蜂蜜源欠缺,蜂蜜品种单一等问题,既美了生态,也拓宽了精准扶贫的路子,同时还发挥重要的生态效益,实现农业增效(蜂为媒婆,传授花粉),农民增收。具体做法是:
一、利用退耕还林项目,种植蜜源植物。过去退耕还林,树种都有明确规定,主要是用材林(如松、杉)和果树,品种单一,效果不好。如果多品种合理混种尤其是有选择的混种蜜源植物,形成混交林,一方面能较好的改善自然生态,发挥防护效益,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混合林的特殊性质使生长在林下的动物和植物越来越多,林区的野生动植物的增多,对于林区都会发生的病虫害问题,也大大减少发生的几率,加之混合林的土壤水分大,林地的土壤温度低,达不到起火的燃点,降低火灾的发生,增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养蜂生产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蜂效益,有利于当地养蜂业持续、稳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扶贫攻坚的步伐。
二、在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的地区,适于选择种植一些耐旱的藤蔓类、覆盖度好的野生蜜源植物,如多花勾儿茶、乌敛梅(母猪藤)、半边苏,野藿香、野坝子等(具体蜜源植物的补充种植,可听取蜂业专家的指导和建议)。既降低石漠化治理成本,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又丰富了蜜源,增加经济效益。
三、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种植一些既是蜜源、又是景观类的植物,有利于发展乡村旅游业,同时也有利于蜂产品的宣传销售,让蜂农点对点销售,有效提高收入。例如,乌桕是优良的夏季蜜源,秋季叶子由绿转黄直接变红,如大面积种植,可以让人们在秋天欣赏到大片红叶的美景。种植盐肤木也如此(秋天叶子变黄),农民还可以收获倍角。拐枣树形优美、高大,花色白而繁密,也是很好的风景林,且流蜜量大。洋槐耐瘠,根蘖性强,发展快,为荒山绿化、水土保持的重要树种,初夏时成片洋槐开花(白色),香波雪浪,也是一景。同时,在打造庭院方面,在房前屋后,可间种桂花、樱花、柿树、栾树、拐枣;房舍、阳台及小块园地内可种植各色小菊花(垂吊式或蓠芭式,如云南丽江)及一串红,庭院经济搞上去了,同时也美化居住环景。美丽乡村,美在农家。
四、结合精准扶贫的产业布局,在适生地带,选择性地发展一些既是蜜源,又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果树。如枇杷、柿、蓝莓、枣等,多方面增加农民收入。
五、秋冬闲田闲地可种植油菜、紫云英、苕子(马碗豆),成本很低,但景观效应和经济效益极好。春天来了,金色的田野,还姹紫嫣红,蜂飞蝶舞,生机盎然。既肥了田地,又让田园风光更美丽,还让甜蜜的事业更发达。
综上所述,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与蜜源植物种植相结合,大力发展养蜂,不仅对推动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助推全县同步小康也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做好这件事,须得政府引导,政策支持,整合扶贫资金,实施一定的奖补,激发群众或合作社的积极性,真扎实干,让生态更美,精准扶贫的路更宽!
美丽乡村建设标语篇二
美丽乡村建设规范
养老休闲度假文化区将为亚健康人群提供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休养服务,也将成为病后康复疗养基地,实现理疗、康复、美容、养生、度假一站式服务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事业济发展、社会 发展、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建设与常态化管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以建制村为单位的美丽乡村的建设,社区参照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9981
农村住宅卫生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7217
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
gb 18055 村镇规划卫生规范
gb 19379
农村户厕卫生标准
gb/t 26361
旅游餐馆设施与服务等级划分
gb/t 27770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鼠类
gb/t 27774
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
通则
gb/t 28840
乡(镇)村商业零售店经营规范
gb 50039 农村防火规范
gb 50188 镇规划标准
gb 50201
防洪标准(附条文说明)
gb 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373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
gb 50445
村庄整治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846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cecs 285
村庄景观环境工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cjj 123
镇(乡)村给水工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cjj 124
镇(乡)村排水工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村庄规划...3 1.1 内容
1.2 要求2 村庄建设
2.1 房屋建筑.3 2.2 生活设施
2.3 生产设施...4 3 产业发展
3.1 经济指标 5 3.2 产业经营
.5 3.3 就业服务
.5 4 公共服务4.1 医疗卫生.6 4.2 农村教育
4.3 社会保障
4.4 公共安全
4.5 便民服务.6 5 文体建设5.1 文体设施...6 5.2 文体活动.7 5.3 文化传承.7 6 乡风文明
.7 6.1 弘扬文明风尚6.2 开展文明创建
6.3 提升文明素养
7 生态环境.7 7.1 环境整治
.7 7.2 生态治理
.8 7.3 资源利用
8 基层组织..9 9 长效管理...9 9.1 制定标准体系
9.2 拓宽村级财源
9.3 强化公众参与
9.4 建立管护机制.9 10 术语和定义.9 10.1 9 美丽乡村 beautiful rural.10 10.210 农村污水 rural sewage 10 10.3
乡土树种 native tree 10 10.4
常规能源 conventional source of energy.10 村庄规划 1.1 内容 根据乡村的不同类型按照《福建省村庄规划导则试行》的要求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内容基本涵盖村庄基本情况、建设概况、规划总则、总体目标与布局、村庄建设、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文体建设、乡风文明、基层组织、长效管理、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实施规划保障措施。1.2 要求 1.2.1 编制规划 应深入实地调查保障农民参与、符合农村实际、满足农民需求同时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维护乡村风貌突出地域特色。1.2.2 规划布局 应做好与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合理区分生产生活区域居住、商贸、休闲、生产等功能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结合地形地貌、山体、水系等自然环境条件精心布局村落处理好山形、水体、道路、建筑的关系不推山、不砍树、不填塘、不盲目改变道路、不盲目改变河流的自然流向。1.2.3 土地利用 应科学合理统筹配置土地依法使用土地尽量不占用耕地和林地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原则上不新增村庄工业用地应节约用地并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现有房屋及设施等用于改造、建设村庄公共活动场所。2 村庄建设 2.1 房屋建筑 2.1.1 根据当地居民生活习惯、地形与外部环境条件并以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图样塑造乡村建筑风格体现乡村特色和地域风格注重与环境协调对传统村落、名镇名村应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原始性。2.1.2 推进危房改造整治影响景观的棚舍、残破或倒塌的墙体清除临时搭盖美化影响村庄空间外观视觉的外墙、屋顶、窗户、栏杆等规范太阳能热水器、屋顶水塔、室外空调等设施的安装。具体整治要求见dbj/t 13-179-2013。2.1.3 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建筑应符合规划要求门牌设置应符合db35/t xxxx《楼牌门牌编号规范》要求。2.1.4 村庄宣传栏、广告牌、灯箱、店招等设置应整洁有序无乱贴乱画。2.1.5 农村户厕卫生符合gb 19379要求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2.2 生活设施 2.2.1 道路 2.2.1.1 主要道路建设应符合db35/t 740的要求进出畅通路面硬化率达100%。2.2.1.2 支路、巷路宽度的确定应考虑原路线型及两侧建筑物的间距为绿化、美化、亮化提供足够的距离同时宜逐步硬化建设用料就地取材。2.2.2 桥梁 2.2.2.1 应安全美观体现地域风格使用当地天然材料重视古桥保护。2.2.2.2 通车桥梁应做到路桥同宽与道路衔接线形顺畅并通过加固基础、新铺桥面、增加护栏等措施对桥梁进行维护、改造。2.2.2.3 人行桥梁改造建设形式应因地制宜确保安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桥头应设置车障及标志。2.2.2.4 不设护栏的桥梁亲水平台等临水岸边应设置宽2.00m以上的水下安全区其水深不得超过0.7m汀步两侧水深不得超过0.5m。2.2.3 给排水 2.2.3.1 应根据村庄分布特点、生活水平和区域水资源等条件合理确定用水量指标、供水水源和水压要求。2.2.3.2 应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水质应符合gb 5749 的规定饮水安全覆盖率达到100%。2.2.3.3 村庄应根据自身条件宜采用明沟或管道铺设方式妥善处理雨水排放不应出现雨水倒灌农宅和建筑物的现象。2.2.3.4 村庄污水采用就近纳管、小型分散处理、集中处理等方式参照《福建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的要求进行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
2.2.3.5 污水处理系统应落实专人负责运行和维护落实相关运行维护资金确保污水处理功能正常发挥。2.2.4 供电 2.2.4.1 应结合农村电网改造供电保证率达99%以上。2.2.4.2 电线杆应排列整齐安全美观无私拉乱接电线现象。2.2.4.3 村庄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100%路灯维护到位、使用正常并优先选用节能灯具。2.2.5 通信 电视、电话、网络等通信服务设施齐全线路架设规范、安全有序有条件的行政村在新建集中区可采用管道下地敷设。2.3 生产设施 2.3.1 结合实际开展土地整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对于符合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重点区域要求的区域可按gb/t 30600的要求进行规范建设。2.3.2 开展农田水利设施治理农田水利规划应符合sl 462的要求。2.3.3 区域防洪、排涝和灌溉保证率等达到gb 50201和gb 50288的要求。2.3.4 完善排灌系统增强防灾能力灌排工程布置合理、配套完善区域内骨干灌溉渠系建筑物配套率达到100%工程完好率达到90%以上田间灌排分渠沟渠及放水口配套完整。3 产业发展3.1 经济指标 3.1.1 村级集体组织有较稳定的收入来源能够满足其开展工作和自身发展的需要。3.1.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高于当年所在县(市、区)农村的平均水平。3.2 产业经营 3.2.1 总则 产业类型的选择应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条件、自然优势、现有产业结构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通过深入发掘和利用地域资源充分认识地域资源与产业的相互关系选择适当的产业类型形成自身的产业特点培育特色品牌促进当地产业布局优化和产业效益的提升努力实现百姓富的目标。3.2.2 农业 3.2.2.1 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及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庭院经济。3.2.2.2 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广适合当地农业生产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机具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3.2.2.3 培育“一村一品”特色品牌鼓励精细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3.2.2.4 沿海或水资源丰富的村应用现代生产方式引导渔业发展提高渔业组织化程度。推广水产良种和渔业科技发展渔业生态养殖。通过控制捕捞强度、改进捕捞作业方式和增殖渔业资源发展可持续的捕捞业。3.2.2.5 发展林业经济开发林下经济重点推进林竹等种养业的设施化、集约化。3.2.2.6 发展生态畜牧业推进标准化养殖促进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3.2.3 工业 结合产业发展规划以生态经济的理念为指导以提高当地农产品附加值为原则适度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林产品加工等乡村生态工业引导工业企业进入工业园区禁止化工、印染、电镀等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企业向农村转移。3.2.4 服务业 3.2.4.1 生活性服务业 3.2.4.1.1 依托乡村自然资源、人文禀赋及产业特色发展多样化的乡村休闲旅游服务业适度发展家庭旅馆鼓励发展高质量的乡村民宿。3.2.4.1.2 发展餐饮、养老家政、商业零售、美容美发、维修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满足居民生活中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消费等产品和服务需求。商业零售店经营按gb/t 28840的要求进行规范。3.2.4.2 生产性服务业 3.2.4.2.1 发展商贸、物流、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房屋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3.2.4.2.2 培育文化产业加大对手工制作、乡间小吃、特色餐饮和伴手礼等地方特色产业的开发培育文化品牌。3.3 就业服务加强就业引导村内适龄劳动力就业率高于95%。加强农民的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鼓励农民参加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4 公共服务 4.1 医疗卫生 4.1.1 应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除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建制村外都应建有符合《村卫生室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面积60 m2以上的标准化卫生室所、站。4.1.2 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定期随访。4.1.3 应为0-36月婴幼儿建立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4.2 农村教育 4.2.1 按照教育部门布点规划设有幼儿教育点的村庄应具有与保育、教育要求相适应的设施并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与安全标准。4.2.2 普及学前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学前三年入园率高于95%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4.3 社会保障 4.3.1 医疗保险、社会保险的参保率均达95%以上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
4.3.2 鼓励建设农村敬老院或老人日托中心鼓励按db35/t 1367要求开展养老护理服务。4.4 公共安全 4.4.1 有完善的村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预案响应机制健全应按gb 50445的要求开展防洪及内涝整治、气象防灾减灾整治及避灾疏散整治位于地震重点建设防御区、台风多发区的村应按mz/t050的要求设立和管理避灾场所应按相关规定的要求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时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4.4.2 消防管理制度健全有应急响应处置能力农村消防规划、建筑的防火设计及防火改造、消防安全管理按照gb 50039的要求执行。4.4.3 农村用电安全事项应符合dl 493的要求。4.4.4 治安管理制度健全设立村级综治协管员应急响应迅速有效刑事案件年发生率低于3‰达到“平安村居”标准。4.5 便民服务 4.5.1 建有具备便民服务、综治调解、农业服务、社会事业服务、劳动保障、救助服务、法律服务等功能的村居便民服务代办点推行标准化管理。4.5.2 利用空余场地、道路周边适当规划公共停车场位。5 文体建设 5.1 文体设施 5.1.1 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农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图书室、科普园地、读报栏、村广播室等文化活动场所各活动室按需定期开放书刊的选用应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民需求年更新率达10%。5.1.2 建设体育活动场所配备门球场、气排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台等健身设施。5.2 文体活动 定期组织开展丰富的民俗文化活动、文艺演出、放映电影、体育比赛、广场舞等全村范围的群众性文体活动群众参与度高、幸福感强。5.3 文化传承 5.3.1 加强对古民居、古桥、古巷、古井、古路、古树、古文物等的保护和抢救破损的按原貌加以整修。5.3.2 加强对民族服饰、农民艺术、民间传说、农谚民谣、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建立管护制度编制历史文化遗存资源清单落实管护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管护措施有力管护良好。5.3.3 有条件的村庄通过挖掘民俗风情、历史沿革、典故传说、名人文化、乡规民约、祖训家规等乡村特色文化并在公共场所长廊、展示馆、文化墙予以展示。5.3.4 注重传统乡土文化的培育与利用结合乡土风情包括农耕、生态、民俗、民居等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发展特色文化旅游。6 乡风文明 6.1 弘扬文明风尚 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村民生活方式健康、文明具备良好的生态道德和行为习惯邻里关系和谐对外来人员态度友善无赌博现象,形成农村文明新风尚。6.2 开展文明创建 积极开展文明户和美丽家庭创建活动文明户创建率达60%美丽家庭创建率达50%。
6.3 提升文明素养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知识宣传培训提升农村居民的文明素养。7 生态环境 7.1 环境整治 7.1.1 环境质量 7.1.1.1 村域内主要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体水质应达到gb 3838中与当地环境功能区相对应的要求。沿海乡村的近岸海域海水水质应符合gb 3097中与当地环境功能区相对应的要求。7.1.1.2 大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应分别达到gb 3095、gb 3096、gb 15618中与当地环境功能区相对应的要求。7.1.2 环境卫生 7.1.2.1 应建立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7.1.2.2 应合理配置垃圾收集点、垃圾箱、垃圾清运工具并保持干净整洁、不破损、不外溢。垃圾及时清运。7.1.2.3 应建立日常保洁、责任包干、督促检查、考核评比、经费保障等长效机制。7.1.2.4 村内无露天粪坑和简易茅厕村民集中活动区域应配置公共厕所合理配建水冲式公厕。7.1.2.5 公共厕所日常管理应保持卫生干净厕位及地面、墙面及时冲洗无臭味、无蚊蝇。7.1.2.6 农家庭院禽畜圈养、净化有序、无垃圾脏物。7.1.3 环境绿化 7.1.3.1 利用“四旁四地”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宜林荒山荒地、低质低效林地、坡耕地、抛荒地等非规划林地进行绿化提倡农户庭院、屋顶和围墙实现立体绿化和美化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7.1.3.2 中心村建成区宜有乡村公园或休闲绿地。7.1.3.3 村庄绿化应坚持多种树少种草、适地适树的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乔木树种达70%以上。乔、灌、花、草、藤合理配置且兼顾经济和景观效果具体乡村绿化技术要求见db35/t 1426。7.2 生态治理 7.2.1 河道湖塘保护 7.2.1.1 按gb 50445的要求对村庄内坑塘河道进行整治、清淤河道、沟渠、水塘保持清洁、水流通畅无黑臭无垃圾、水葫芦、动物尸体等漂浮物无侵占河道行为。现有污水排放口应进行截污整治河沟塘整治率达100%。7.2.1.2 河道湖塘可结合村庄布局进行景观建设包括修建水边步道、亲水平台等岸边宜种植喜水植物绿化配置合理、养护到位无废弃物、吊挂物、杂草等安全警示标牌应醒目、整洁、美观。7.2.2 生态修复 7.2.2.1 对水土流失村域进行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率达90%以上。7.2.2.2 规范取砂、取水、取土、取石行为开展交通干线两侧“青山挂白”治理交通干线两侧可视范围“青山挂白”治理率达95%以上。7.2.2.3 改善土壤环境提升农田质量及土壤肥力。7.2.3 污染防治 村域内应对工业源污染物、农业面源污染物、畜禽养殖废弃物等污染物质进行有效控制。7.3 资源利用 7.3.1 应减少使用木、竹、草等传统能源提高天然气等常规能源利用率使用清洁能源的农户数比例达80%以上。7.3.2 有机垃圾宜与秸秆、稻草等农业废弃物混合进行静态堆肥处理或与粪便、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及沼渣等混合堆肥亦可混入粪便进行户用、联户沼气池厌氧发酵。7.3.3 散户养殖的畜禽粪便应排入沼气池或化粪池规模化养殖场的畜禽粪便应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包括发酵、农作物专用肥配方、干躁造粒、有机复肥施用等技术实现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7.3.4 提倡选用耐老化、低毒性或无毒性、可降解的农膜回收利用棚膜、地膜。7.3.5 提倡农作物秸秆堆腐还田、饲料化、沼气发酵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8 基层组织 8.1.1 基层党组织、村级组织健全。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定期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村级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建设和村内重大事务采取民主决策程序完善。推行村务公开制度规范档案管理。8.1.2 社区志愿组织、老年协会、经济合作社等社区组织发展完善参与社会管理作用明显。8.1.3 打造“四个一”农村党建综合体即一网便民服务网、一室多功能活动室、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栏成果展示栏服务美丽乡村建设。8.1.4 建立群团组织充分发挥村级工会、团组织、妇联、科协在美丽乡村建设管理中的作用建设群团组织服务站建立职工、妇女、儿童、残疾人、科技工作者“三级一站式”维权岗。9 长效管理 9.1 制定标准体系 建立美丽乡村标准体系并通过广播、报刊、电视、网络、会议、标语、科普宣传栏等形式向村民宣传。9.2 拓宽村级财源 9.2.1 加强村级财源建设实施一个以上常年增收项目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为美丽乡村管理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9.2.2 采取村集体筹措、政策补助等方式拓宽长效管护经费来源渠道引导侨资和社会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9.3 强化公众参与 9.3.1 依托“世纪之村”等信息化服务平台及时向公众发布美丽乡村建设动态及乡村旅游资源、商务、农事、防控、民生、村务管理等信息。9.3.2 定期开展居民满意度调查满意度高于90%。9.4 建立管护机制 9.4.1 建立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护机制明确机构和人员落实工作经费和设施运行维护费用推行“乡镇巡查督导、村级负责管理、专人管护农户包干”的常态管护机制。建立“年初启动、年中推动、年底考评和平时督导”的工作机制。具体工作考评见《美丽乡村考评规范》。10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10.1 美丽乡村 beautiful rural 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民居、民生、民俗特点突出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兼具现代生活质量及传统农村特质的可持续发展行政村。10.2 农村污水 rural sewage 指农村地区居民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污水。农村生活污水是指居民生活过程中厕所排放污水、洗浴、洗衣服和厨房污水等。农村生产污水是指蓄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等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10.3 乡土树种 native tree 本地区有天然分布的树种。某些引种期长、并在本地区极端气候环境条件下生长良好已表现没有生态扩侵性符合引种成功标准的归化树种也可以列入乡土树种。10.4 常规能源 conventional source of energy 是指已经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利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10.5 清洁能源 clean energy 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生物能(沼气)、海潮能这些能源。11 基本要求 坚持政府引导、村民自愿、因地制宜的原则依照一事一议民主议事程序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应不大拆大建、不套用城市建设标准、不拘泥于统一模式。近三年内无重大刑事犯罪和群体性事件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无较大ⅲ级以上环境污染事件无人为破坏性采挖、移植、买卖古树名木现象。
公司在北京和瑞典的基地致力于核医学影像设备和肿瘤放射治疗设备的研发和生产,产品包括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pet)、ct派特(pet-ct)、磁共振派特(pet-mr)、闪烁分层摄影仪(ds)、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仪(spect)、电子直线加速器(la45)、放射治疗计划和医用机器人系统等大型医疗设备;其中pet-mr产品及机器人影像定位系统为全球第一家研发成功并率先用于临床,来自于瑞典公司技术的ds和la45产品在传统放疗基础上,集分子水平的个性化放射治疗、放射性制药和生命科学研究等功能为一体,填补了国际空白,全球独家经营。
公司凭借高素质的研发团队和先进的生产管理体系,以及为客户提供的增值的综合医疗和资金解决方案,实现了大型医疗设备生产、销售、租赁一体化服务模式。
同时公司凭借先进的国际医疗管理经验和优秀的管理团队,成功管理着上海、广州、济南、无锡等多家大型医院。
本人是集成房屋的生产建造商,专业设计、制造、安装钢结构集成房屋。钢结构房屋抗震性能好,建设速度快节省建设工期50%。如有建设房屋的需要,本人以房屋建设做为投资,成为合伙人。公共微信号码:borui-building。私人微信号码:tiger86010。
美丽乡村建设标语篇三
东亭乡美好乡村建设经验及基本做法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1-07 11:47:01 阅读次数:3707
一、基本情况
广德县东亭乡地处皖浙交界,与浙江省长兴县、安吉县接壤,面积 98平方公里,辖5村1社区,人口 2.1万。近年来,我乡始终坚持“生态立乡,工业兴乡”的发展战略,立足于乡域特色,认真谋划、把握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有序地在全乡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今年以来,我乡在不断巩固原来13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基础上,超前谋划,提早部署,整乡推进,全面推开,着力把全乡打造成集花卉观赏、生态休闲、文化体验、旅游度假为一体的大景区。目前,共拆除危房旧房和围墙等800余处,粉刷破旧房屋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5千平方米,道路硬化3千米,各村(社区)整体形象正在不断改善,村庄品味正在逐渐提升。
二、主要做法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一是科学定位。在分析比较我乡区位、资源、人文优势后,先后研究制定了乡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乡域
村庄布点规划、集镇规划、村庄建设详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竹产业发展规划、一村一品块状经济布局规划和旅游经济发展规划,从而合理利用土地集约发展,保护环境资源。二是明晰思路。确定了“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典型示范、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拆并空心村,整治中心村,培育特色村。三是培植特色。注重挖掘各村产业支撑、经济和文化特质,确定全乡各村(社区)美丽乡村建设特色亮点,积极打造高峰省级竹产业村、柳亭国家级生态村、阳岱山茶文化村、东亭祠山文化村、颂祥彩色苗木村、沙坝薯业村。
(二)健全机制,长效管理
一是完善考核机制。将美丽乡村建设和村庄整治工作纳入对全乡各村(社区)的目标责任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村(社区)和个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二是完善垃圾收集网络。与农户签订门前“包扫、包集、包整洁” 的三包责任书,形成 “户集、村收、集镇中转”的垃圾处理二级网络,达到村庄整齐整洁的效果。三是健全清洁卫生动态评选机制。各自然村庄成立理事会,不定期到户开展清洁卫生评比,实行动态评选,评选清洁的贴上标牌,不清洁户则要求限时整改,形成“比一比、学一学”的卫生保洁氛围。
(三)资源整合,统筹推进
一是整合宣传载体,通过印发《致农户的一封信》、编发《今日东亭》、召开会议、发送短信等方式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建设的意义和举措;二是整合项目资金,将向上级争取的项目,集中在中心村,打包管理,统筹安排,合理分配。三是整合责任主体,明确各自职责。明确政府和村级负责公共设施维护,农户负责自家庭院整治,理事会负责做好监督督促,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号召村民将自己房前屋后“搞干净、摆整齐”。
三、几点感受
(一)规划是基石,定位是根本。
没有规划就没有目标。规划要切合实际,乡与乡的情况不同,村与村的情况也不一样,因此,在制作规划时,要考虑本乡本村的历史文化、人员成份、地形特点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布局要合理。无论是新村的选点,还是村居的式样;无论是房址的选择,还是村道的设计,都要突出
一个美字,彰显一个新字,突出风格,抓住特色,打造一村一景,形成村村都有小景观、全乡如同大园林的整体格局。
(二)党员是先锋,群众是主体。
把美丽乡村建设统筹到党的建设中,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比学赶超促先进、争做榜样树先锋的“建设美好家园”村庄整治活动。同时充分尊重群众意见,成立理事会,集思广益,共同想办法,集体出点子,通过宣传发动,充分调动群众的建设热情,形成党员、干部、群众、企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等不靠,争先恐后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局面。
(三)项目是要素,整合是关键。
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有项目支持。我们对于向上争取的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科技推广、塘坝河道治理、危房改造、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沼气池推广、改水改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项目有机整合,统筹到中心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去。借助于这些项目的整体实施,乡村公共设施逐渐得到完善,乡容村貌发生较大改变,广大群众也就从中得到更多实惠和益处。
去年我乡获得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中国竹制品名镇等称号,今年我们又成功的申报了阳岱山省级森林公园,高峰村的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荣誉的获得固然可喜,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但离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及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2013年,我们对美好乡村建设要再研究、再创新、再提升,实行整乡推进。我们相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紧紧围绕“创业增收生活美、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方针,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一定能把东亭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之乡,东亭也必将成为皖东南璀璨夺目的美好乡镇。
思阳镇开展“美丽上思•清洁乡村”活动
典型经验材料
(2013年8月1日)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党委、政府迅速开展了以“清洁乡村”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上思•清洁乡村”创建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领导到位。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上思•清洁乡村”工作,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和成立“美丽办”,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制定出台了思阳镇“美丽上思•清洁乡村”活动实施方案,实行领导干部分组包片包村制度,各村亦组建相应工作班子。为明确工作责任和目标任务,将创建活动与“圆梦•责任”学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落实工作方案的各项目标任务,层层细化分解任务,层层明确落实责任。镇党委、政府与各村党支部、村委会签订《思阳镇开展“美丽上思•清洁乡村”活动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人员专门抓的良好工作机制,全力保障“美丽上思•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
(二)宣传引导到位。我镇持续加大“美丽上思•清洁乡村”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一是定期召开“美丽上思•清洁乡村”工作推进会,使镇、村干部进一步明确宣传发动群众参与此项活动的意义;二是派出驻村干部、村干组成的宣传组走村入户,通过展示板报、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分发致村民的一封信、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宣讲此次活动精神,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使群众积极、自觉参与到整个活动中来。截止7月30日,我镇共悬挂横幅96条,固定标语59条,制定村规卫生公约35块,为活动营造了浓厚氛围。
(三)综合整治到位。在“美丽上思•清洁乡村”活动中,我镇按照县相关部署,一是重点抓住公路沿线、城中村、圩场、城乡结合部等重点,认真抓好三条进城主要公路两边的清洁工作,将镇、村干部分为若干个工作组,每组由一名镇领导带队并配备一辆专车,分段负责搞好公路沿线面上的卫生,特别是彻底清除成堆垃圾。二是安排全体后勤组成员和4050人员每天打扫镇政府大院及入镇道路两次,并划好停车线,新种植一批树,美化亮化镇政府大院。三是由各村(社区)统一搞好村(居)委会大院的清洁卫生和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清洁工作,全面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四是及时清理整治辖区内卫生死角及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查处门店、居民住户乱倒垃圾的不文明行为,在整治空间上实现全覆盖,不留死角。截止7月30日,我镇先后组织3万多人次,出动皮卡、铲车、方拖等各类车辆317车次,投入50多万元,其中用于购买垃圾清运车10辆,垃圾桶、垃圾箱2000多个,铁铲等清洁工具400多把,建成垃圾池25个,清扫村(社区)屯级道路132条,清理垃圾248吨;投入650万元,新开工建设县城区小街小巷12条。
(四)典型带动到位。每个村重点建设2个示范屯,坚持示范典型带动,推动整个活动深入开展。并且将群众基础较好的广元村那布屯、荣新屯、汪斗屯、新安屯,高加村高岸屯、渠皇屯,昌墩村昌墩圩、那堂屯,江平村平钱屯等清洁活动为示范,推进清洁乡村工作。通过以点带面,我镇在深入开展“美丽上思•清洁乡村”活动的同时,将清洁工作由“突击型”向“常规型”转变,努力营造“洁、齐、美”的城乡面貌。
(五)考核督查到位。一是要求包片包村的领导干部每周一向镇主要领导汇报上周清洁活动开展情况,确保活动取得实效;二是签订责任书,将“美丽上思•清洁乡村”创建活动工作作为考核各村(社区)、镇直各单位工作实绩和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依据。对成效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由镇党委、政府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完成工作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三是建立情况通报和检查制度,由镇纪委牵头,抽调人员组成督查小组,强化“美丽上思•清洁乡村”创建活动的全程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进行通报批评,确保创建活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主要亮点
(一)宣传形式多样 1.文艺宣传形式
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宣传,5月21日和7月19日晚由镇党委、政府分别组织文艺队在易和村以及7月21日在广元村那布屯举行了 “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宜居思阳,共建幸福家园”文艺晚会,观看人数达4000多人次,同时晚会结合进行了“美丽家园清洁乡村” 知识问答,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普及了清洁乡村活动知识,提高了广大群众的保洁意识。
2.标语形式
我镇共悬挂横幅96条、固定标语59条、制定村民卫生公约42块、“清洁乡村”理事会职责25块,把清洁的理念、重在参与的重要性以及垃圾处理的流程等形式为“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浓厚氛围。
3.宣传工作组、青年志愿者走村入户宣传形式
我镇“美丽办”把工作人员分成三个组:一是日常工作组,主要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作;二是垃圾清运组,主要负责陈年垃圾的清运并逐步形成一种常态化;三是宣传组,主要抓好宣传工作,组织发动群众自发搞好“美丽家园”,动员群众成立“清洁乡村”理事会,收集垃圾清运费,把清洁工作形成常态化。同时组织一支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清洁乡村”的宣传工作。
4.感染形式
我镇把印有“美丽思阳监督员” 的宣传t 恤分发给屯里的保洁员以及一些理事会成员,对于清洁卫生人人参与的宣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由“突击型”部分向“常规型”逐渐转变
我镇高加村高加屯目前已建有垃圾池3个,每户收取垃圾清运费3元/月,由群众把垃圾放到垃圾池,再由保洁员统一清运。江平村平钱屯在5月11日由500多名群众自发组织美化家园,县、镇部分领导干部也积极参与。当天共清理垃圾11吨。平钱屯多方筹集到1.2万元资金,用来修建垃圾池。建立卫生公约、门前三包,各组划分保洁责任区、垃圾集中清理。每周六上午8:30开始,全屯男女老少一齐出动进行大扫除。昌墩村以集市及主干道清扫保洁工作为突破口,集中力量对昌墩圩街道进行彻底整治,并组织各屯群众对大堆垃圾及河塘漂浮物等卫生死角进行突击清理,共清理垃圾60余吨,群众参与达3500多人次;对昌墩圩街道摆摊设点进行规范,清除占道经营,乱摆摊设点行为;经过充分发动群众,群众对清洁工作的热情相当高,已经做到:1.统一收费。每家每户统一收取垃圾清理费8元/月,用于聘请保洁员;2.由保洁员每天统一清运垃圾;3.全村各屯落实垃圾收集点和处理点,各户门前统一摆放绘有“清洁家园,从我做起”字样的垃圾桶。
4、成立“清洁卫生协会”主要负责清洁卫生的日常工作。
美丽乡村建设标语篇四
牢记宗旨
服务百姓
———记富裕县忠厚乡农乐村党支部的先进事迹
农乐村坐落于富裕县忠厚乡北部,北临讷河,东接依安,全村共有3个自然屯,6个村民小组,339户,1495人,有党员23名。全村实有耕地12,910亩。集体积累已达到450万元,早已步入全县经济强村行列。几年来,村党支部认真履行“任职一届,致富一方”的责任,努力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003年以来,农乐村先后获得“县级党风廉正建设先进集体”、“市级先进党支部”、“市级文明示范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抓经济,求真务实
1994年5月,农乐村党支部新班子上任。当时摆在支部一斑人面前最大难题就是一个“穷”字!老百姓只靠传统的种植业,结构单一,年年种大豆、玉米,是典型的靠天吃饭、广种薄收的传统农业,而且村里还背有50多万元高息抬款的债务包袱。
面临“山重水复”的现状,村党支部一斑人认识到,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经过反复研究,村党支部确定了“理财、治乱、抓经济”的工作思路。
村党支部把抓经济的关键放在村级经济管理上。在村级费用管理上,坚持一只笔理财。不该花的一分不花,不该批的坚决不批,彻底清理了乱批条子、乱赊帐、乱用工、乱派车的不正当现象;在村级集体资源管理上,加大了黑地清查力度。对村里每个农户的承包地进行了详细丈量,同时,治理了乱开荒、乱挖沙石和乱种地等违法现象。由于支部一斑人工作认真负责,敢于碰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收回了多年不上帐的黑地1100亩,没收私开荒地400余亩。几年来,为集体挽回经济损失40余万元。
村党支部把抓经济的重点放在发展特色经济上。从1999年到现在,已初步形成了大菇娘基地,并为发展集体经济先后建起苗圃两处,总面积430亩,五年来,实现纯收入23。5万元。在为村集体创收的同时,每年可节省植树资金15,000余元。
村党支部把抓经济的中心放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村党支部一斑人深深意识到,光靠单一的种植业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需要,必须靠两条腿走路,一是走农牧业并举的路子。因此村党支部大力响应县、乡党委政府的号召,积极扶持和引导农户发展奶牛业。通过积极争取,2002年,农乐村被县委确定为奶牛基点村。一方面,发动 党员干部带头养牛搞示范。通过他们的带动,使大部分农户纷纷走上养牛致富路。另一方面,协调金融部门扩大贷款规模。几年来,共为农户解决奶牛贷款280万元,并组织群众到安达、哈尔滨等地帮助购进优质奶牛208头。截 至目前,全村奶牛存栏达到456头,日交商品奶3.1吨。二是“要致富,搞劳务”,村支部组织并培训了多余劳动力,搞劳务输出,近几年来,共向外输出劳务人员138名。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和村党支部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分不开的,更是班子全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结果。
带队伍,勤政为民
要实现富民强村的目标,就必须建设一只勤政为民、群众拥护的队伍。村党支部书记矫信田常说:“虽然我们村已经没有外债了,但和牧业乡镇的兄弟村相比,我们已落后一大截儿,再不加快步伐,只能越落越远。群众认识的提高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我们干部必须受点累,要领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去年秋季,青贮搞收贮大会战,村党支部书记矫信田、村委会主任邱贵良带领着全班人马在青贮现场与群众同吃同住,同睡一铺炕,摸爬滚打一干就是二十多天,不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而且建起了忠厚乡第一个青贮公司。
他们不光是领着群众发展生产,还带头维护群众的利益,处处关心群众的生活,为群众办好事、解决难事。村党支部为解决农民出门难、买牛难的问题,多次由村里出钱派人领着农民到海拉尔、双城购牛;为支持群众养牛,他们多次把信用社的同志请到家门口,为农民办贷款;村里几年来还多次资助贫困户子女上学,仅今年新 学期开学,就拿出4千元,资助3名贫困户子女上学。
针对个别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工作作风漂浮、为群众服务意识不够的实际,村党支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如要求党员干部“走进农户家门,说出心里话,帮想发家路,搭好致富桥”,每次村干部入户都带笔记本,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要求,能当面答复和解决的,马上给予答复和解决;解决不了的,记下来,反馈给支部,由组织协调解决。再如,积极组织开展了以“三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党员示范区活动,即掌握好一门技术、上一个致富项目、帮扶一个群众。通过这些措施,初步实现了村两委成员“实用技术学得好,勤劳致富干得好,模范作用发挥得好”的目标,从而带动出了一支勤政为民能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党员干部队伍。
两手抓,创建世纪文明村
在群众致富的同时,村支部着重提高自己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他们就像过日子的家长一样,总在思索这样的问题:“吃饱了,穿暖了,还得干点啥?”这几年,村支部决定把“还得干点啥”纳入工作日程。2001年4月,农乐村先后召开了“两委”班子会和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反复研究讨论,最后通过了农乐村历史上最完备、最现代、也最能体现农乐村老百姓精神面貌的村规民约。村党支部还趁热打铁,积极开展了争创“十星级的”文明户、“五好家庭” 活动。通过定期评比、请乡领导为高星级户挂牌添星和兑现奖励政策等方式,调动了老百姓参与创评活动的积极性。现在,全村共有“十星级”文明户67户,“五好家庭”86户。村支部善于用民主的、法律的、人性的手段处理事务,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做好来信来访工作。村上设立了“民事小法庭”,有事都到村上解决。几年来,打架斗饿殴的、游手好闲的、婆媳不和的、虐待老人的基本没有了无理上访、越级上访的没有了,计划生育过去在农乐村是老大难问题,现在计划生育率达到100%,全村共有60多户只有一个女孩并且符合生育二胎标准的,妇女主任手头的生育指标一大把,却没有一个要指标的。
“扫干净屋子,才能招待客人”,是农乐村干部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提高村民文明素质的同时,还要不断改善村域环境,过去,农乐村的村屯路同其他村比是好的,但也还存在死角死面。今年6月,为了达到文明村标准,村支部研究决定:家家自修门前路,自挖门前沟,自建门前桥,公共路段由村上负责,有弯取直,有坑添平,统一垫沙子。前后花了半个月时间,共整修道路7条,4,500延长米,现在下雨天也可以穿着拖鞋上街了。每年春天,村上都发动群众出义务工,在新整修路两旁栽花种草,在红花绿草的掩映下,一排排崭新的砖瓦房,让别人根本看不出是来到农村。村支部还在 2000年制定了“农乐村绿化五年实施纲要”。不但在成块农田边上栽上杨树,还在村屯主干路两旁栽上了风景柳。自2000年以来,全村共植树56,000多棵,成活率达到95%以上。
目前,农乐村的自来水入户率100%,住房砖瓦化75%,电话入户率达到52%。有线电视户户通,农乐村老百姓的日子过起来了,而且越过越像样,越过越有层次,越过越追求质量,村党支部的工作不仅赢得了老百姓的尊重,同时也获得了乡党委的认可。无论是放眼已经过上“富裕小康”生活的今天,还是展望更好的明天,农乐村的老百姓都有理由把眼光放得更远,步子迈得更大,因为村里有个“牢记宗旨,服务百姓”的好党支部,农乐村的金疙瘩早晚会堆成一座璀璨夺目的金山。
美丽乡村建设标语篇五
建设美丽乡村 打造文化强乡
自开展“学习先进找差距、解放思想促发展”主题教育以来,上下学习讨论的热情高涨。开展这场教育活动事关肥东经济的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的根本利益;认识到解放思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认识到解放思想是统一思想,凝聚创业合力的必然要求,认识到解放思想是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推动招商引资工作上水平的迫切需要。和大家一样,我将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这场教育活动中,接受时代的洗礼。经过集中学习、讨论和个人自学,我对外地经验是什么,我们的差距在哪里,加快发展怎么办等重点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们要学习的先进经验是什么?
一、建设美丽乡村 打造生态乡镇
“美丽乡村是我家,农村不比城里差”,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乡村共筑幸福家园目标,美丽乡村建设热潮波开浪涌,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在把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整治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的同时,要实施美丽乡村项目、小农水项目,道路交通、农田水利、改路、改河、改田、改山、改房等改造扩建项目,全面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建成万亩高标准农田塘坝清淤等工程,真正让群众得实惠。
美丽乡村建设,环境美只是其一,营造文明和谐的乡风民风同样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做到按时保洁、及时清运。开展“三线三边”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实行严格目标考核制度,坚持每月检查评比制度。坚持对保洁员开展岗位职责培训工作,全乡实行网格化管理,并按照要求开展了市场化运作招标工作,进一步科学厘定了管理模式。开展“三线三边”环境整治活动及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活动,落实了“门前三包”管理制度,实行创建常态化,治理了“脏、乱、差”现象,得到群众的支持和称赞。
辛勤耕耘结硕果,美丽乡村满园香。美丽乡村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全乡人居环境,让广大农民过上了殷实富足有尊严、有品质的生活,使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幸福生活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二、完善新农村文化为载体。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乡村”为主线,全面建设和谐文化、促进乡风文明为抓手,落实村级一块广场、一个舞台、一个农家书屋、一个讲堂、一支宣传队伍、一群好人。着力打造文化品牌,构建文化载体,突出文化惠民、生态文化、传承历史文化、挖掘民俗文化,将包公文化、红色文化、村落文化等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中,着力打造一批文化名村,为“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幸福新家园”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文化支撑。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深入乡村宣传美好乡村建设,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大力鼓励文艺工作者到农村去,到群众中去,创作更多更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特色鲜明,反映农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更加接近地气的文艺作品,将道德风尚、家庭美德、孝老爱亲等农民身边的人和事儿融入作品中,打造精品,服务群众,以文化育人。同时,乡镇文化工作人员和文化志愿者对每个村的文化活动给予指导和帮助,充分利用农民文化广场等活动场所,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指导农民自办文化,培养群众文艺骨干,将分散的文艺爱好者聚零为整,以被动文化宣传变自娱自乐为向农民服务。
将建成的中心村和历史文化名村以及文化遗存的保护、利用结合起来,彰显地域文化风格和文化特色,开展乡村文化旅游和农家乐等活动,使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积极挖掘、传承和弘扬乡村特色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大力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在有效保护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使农村文化在培育文明和谐乡风、丰富农民生活内容、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