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疫情防控核酸采样人物事迹篇一
2022年1月10日下午4:52,结束了学生课本发放、居家隔离和线上教学等相关事宜之后,一个电话阻断了王红娟老师回家的脚步。“马上到门口,我们去开个会,快点!”就这样,开启了另一条抗疫之路,踏上了抗“疫”的征程——协助核酸检测。
走出校门,依然使命在肩!
每天早上,她都第一时间到岗,抬桌搬椅、拉隔离带,服务社区医务人员做好核酸准备工作。
检测开始,可还能认出她的模样?
穿上防护服,弯腰侧身为医生准备好10人一组的棉签,打开采样瓶盖,封存生物样本,消毒,一系列动作迅速而娴熟;帮助采不出样本的村民,采样完成后再次消毒,然后一一核对样本信息,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原来,寒冷的冬天也可以“汗流浃背”,头上的汗与防护面罩上的水雾模糊了视线却只能摇一摇头继续工作;原来,喉疼嗓哑、饥肠辘辘,抵抗生理机能是这样一种煎熬;原来,脊背僵硬、双手冰颤、脚趾冻疼是这样一种痛苦的感觉;原来,“抛家弃子”是这样一种心焦难耐,仅仅一米之隔,家中年幼的孩子生病却无暇照顾……身处新时代,一直以为的岁月静好,原来,那些岗位上负重前行的人们舍弃的真的不仅仅是肉眼所至而已。换了个身份,有机会切身感受,才真正的体会到应该怎样向那些“可爱的人儿”致敬。
“谁还不是上有老下有小呢?能在需要的时候出一份力,我义无反顾。”她这样说。
不同的身份,一样的恪尽职守。她用实际行动向学生、向家人、向社会展示着责任与担当。战“疫”仍在继续,工作仍在继续……
疫情防控核酸采样人物事迹篇二
自2月2日接到通知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11名志愿者便前往滨江新区长林社区配合当地同志开始了他们的防疫抗疫工作。他们中有年逾50的“老革命”、也有刚刚入职的“小同志”;有年富力强的“大丈夫”、也有敢打敢闯的“巾帼英雄”。
2月3日,第一轮入户调查和宣传工作开始了。此时正值疫情高发期,家家门庭紧闭,叩门时要么半天无声、要么大声一句“搞么子的!”面对群众的不理解,52岁的钟涛不停地往返于门房和楼栋间,一遍遍地敲门、打电话,直到业主理解配合调查为止,一天下来衣衫已经不知道被汗水浸湿了几次。陈瑞静,一名年轻的“90后”,听说一位同志因交通受阻无法参加时,便主动请缨承担长林安置小区25户近100人的入户调查工作。该小区属无人看管小区,人员混杂,没有基础数据,入户难度大。陈瑞静没有半点怨言,耐着性子挨家挨户敲门,逐一宣传解释。在她的努力下,长林安置小区是该社区中最早一批完成入户调查任务的小区。
随着疫情的发展,第二轮疫情防控大走访大排查工作于2月8日启动。这一轮的走访排查将居民的健康状况纳入调查范围,要求更高,内容更细,任务更重。为更好地完成调查任务,退伍老兵燕晓军同志自掏腰包购买红外线测温计,冒着可能被感染的风险逐门逐户地为居民测量体温,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位住户。年强的小伙熊鑫负责洪森新世界61户195人的摸排工作,是所有摸排任务量最重的,涉及到的外地返乡人员也最多。为了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结果精准,他在完成入户任务后,还需要认真核对体温数据,反复确认摸排结果,经常到夜深了才回家。
2月9日,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全县对住宅小区、家属区实行更加严厉的“211”管制措施,凭临时通行证出入。元宵节当天,为了不影响电信和发改局家属区42户住户正常出入,志愿者陈鹏、王慧敏互相配合着,把刚刚到手的临时通行证加班加点地送到每位住户手上,直到6点半才在家人的催促中回到家中欢度元宵。
这些只是自然资源和规划和规划局志愿者们的工作瞬间,他们全身心地为滨江新区疫情防控工作奉献自己心血。他们聚在一起,为了那共同的目标——“疫情早点结束,春暖花开的日子早点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