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读后感350字以上篇一
故乡读后感
推荐度:
《背影》读后感
推荐度:
《边城》读后感
推荐度:
《匆匆》读后感
推荐度:
《匆匆》读后感
推荐度:
相关推荐
或许更准确地说,是我跟随着阅读阿q他的人生吧!
不知不觉眼皮似有千斤重,睡意席卷而来,耳畔似狂风呼啸,却也停止了怒吼,渐渐地一切都要平息了,我已进入了梦乡。
“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不远处传来了争吵的声音,追寻这喋喋不休的话语挤在人群中,最醒目的人莫过于那中间头皮上长了癞疮疤的人嘛,寻遍周边的人,方知他就是阿q,我所寻找我的主人公。
在这里已停留数日,自然对阿q的事也略有所闻,听未庄的居民说,阿q没有家,也没有固定的工作,还听说阿q先前阔见识高,而且“真能做”倒也不知这真与假了,不过也正如我第一眼在阿q头上见着的那癞疮疤,阿q倒也忌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癞”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亮”“灯”“烛”都带来了。人们犯讳时,他的对招,这我倒是有机会见识了,那一套方针,呵,也不知是怎么一回事,到底吃亏的总是阿q,这一招不行,到后来大抵改为怒目可视了。在我看来,这也不过是又增添了人们的笑料罢了!不过,总而言之,在近几日的接触来看,我实在蛮佩服阿q的,他的那一套也不失为自我解嘲的好方法,阿q和赵太爷的趣闻,倒是挺吸引的。
“砰”的,眼前一片白茫茫,干涩的眼睛已微微张开,思绪又回到现实中了,还有些什么却也记得不真切了。于是又翻开书继续阅读。身临其境的感受让我愈发对下文故事情节充满兴趣。待全文读完后,却有一种轻松舒服的感觉,最后的大结局是我始料未及的,这样的“大团圆”,却是从未想过的。但确也使我的思绪飞扬,魂牵梦萦,回味无穷了。
说实话,本文对我来说确也不太懂,给我的感觉略带朦胧,不过总得说说吧!到底我也算是“认识”了阿q啊!
如何评价阿q,这倒也成了又一大难题了。说他有点游手好闲,似乎也有些夸大其词,说他有点狂妄自大,似乎也有些过于强苛,说他智勇双全,只怕又是一种笑闻了吧!总的'来说,阿q给我的感觉却也有点小丑的意味了。当然,只是个人意见,无须深究在意的,什么“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挺有趣的。这一种精神上的胜利法,确实值得一赞。阿q,作为那时中国人的一个典型代表,自然少不了闪光的地方。例如他的淳朴憨厚略带傻气的性格,不知是该喜该忧,对于旁观者的我来说,自然觉得有趣得多了,乐趣倒也油然而生。
我所说的,不过是一些肤浅的表面而已,总归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不知为何,想起现在的我们,有些地方却也与阿q相似。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也确定需要我们去细细斟酌品味了。说实在的,阿q的人生也挺凄惨,该同情他还是觉得他咎由自取,落得最后枪毙的命运。毕竟这是一部文学作品,应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正如欣赏阿q的人生一样去欣赏我们周遭的每一个人。或许最不了解的人莫过于自己了,虽然阿q的生活与现在实在相差甚远,但总有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不知怎的,突然间对鲁迅的散文或小说有了兴趣,或许是《阿q正传》带给我的吸引吧!鲜明的人物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真实感人的情感流露,再加上对现实的批判与揭露,直抒胸臆的表达,袒胸露骨的描述,倒也使我喜欢。
不妨去读读鲁迅的文章呢!让一代文学巨匠给予你心灵的启发。
s("content_relate");【读后感350字】相关文章:
读后感说话读后感
09-23
名著读后感-读后感04-13
爱的教育读后感读后感10-18
《目送》读后感目送读后感10-27
《简爱》读后感简爱读后感10-26
读后感,论语译注读后感08-12
《白象家族》读后感-读后感12-14
《管理的实践》读后感-读后感12-14
《牧犬兄弟》读后感-读后感12-14
关于青鸟的读后感-读后感12-14